唐政辦發〔2022〕2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理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市直有關單位:
《唐山市市級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暫行規定》已經市政府16屆第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唐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月13日
唐山市市級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暫行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市級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明確出資人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指導意見》(中發〔2018〕2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暫行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19〕49號)、《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實施意見》(冀發〔2018〕55號)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北省省級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暫行規定的通知(冀政辦發〔2020〕2號)》的有關要求,以及《中共唐山市委 唐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唐山市市級國有金融資本集中統一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的相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市級國有金融資本是指市政府及其授權投資主體直接或間接對金融機構出資所形成的資本和應享有的權益。憑借國家權力和信用支持的金融機構所形成的資本和應享有的權益,納入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前款所稱金融機構包括依法設立獲得金融業務許可證的金融企業,投資運營機構及金融基礎設施等實際從事金融業務的其他企業或機構。
本規定所稱市屬金融機構,是市政府及其授權投資主體直接或間接出資設立或管理的金融機構,包括國有獨資金融機構、國有全資金融機構、國有絕對控股金融機構、國有相對控股金融機構和國有參股金融機構。其中,國有獨資金融機構、國有全資金融機構、國有絕對控股金融機構、國有相對控股金融機構統稱為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
本規定涉及到的金融機構,按以下原則劃分企業級次:一級金融機構為市政府及其授權投資主體出資設立或管理的金融機構,二級金融機構為一級金融機構出資設立或管理的金融機構,以此類推。一級金融機構視為母公司,二級及以下金融機構視為子公司,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按照權責匹配、權責對等、權責統一的原則,市財政局根據市政府授權,集中統一履行市級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
市財政局根據財政部統一制定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規章制度,依法指導和監督全市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工作。
第四條市財政局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重點管好國有金融資本布局、規范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對市屬金融機構依法享有資本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出資人權利。
第五條市屬金融機構及其投資設立的機構,依法享有經營自主權,承擔國有金融資本保值增值責任,依法接受金融監管部門的行業監管。市財政局支持市屬金融機構審慎合規經營、強化風險防控,除履行出資人職責以外,不干預機構正常經營活動。
第六條市財政局合理界定職責邊界,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和信息共享,按照市場監管與出資人職責相分離的原則,理順市屬金融機構管理體制,不干預金融監管部門依法實施監管。
第七條根據需要,除唐山銀行外,對市屬國有企業出資形成的市級國有金融資本,暫由市財政局委托市國資委或由市政府繼續授權相關地區政府按照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統一規定進行管理。委托管理期限暫定3年;委托期限到期后,由委托雙方根據國有金融企業發展狀況決定是否延期,并報請市政府同意。委托協議由市財政局結合受托部門參照省協議和本規定起草,報經市政府同意后另行簽訂。
實施委托管理,必須堅持財政部門履行出資人職責的身份不變、產權管理責任不變、執行統一規制不變、全口徑報告職責不變。
第八條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應當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發揮黨委的領導作用。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重點管政治方向、領導班子、基本制度、重大決策和黨的建設,健全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切實承擔好、落實好從嚴管黨治黨責任。
第九條完善市屬金融機構領導人員和黨建工作管理體制。按照管人管黨建相統一的原則,理順市屬金融機構領導人員和黨建工作管理體制。根據《唐山市市屬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辦法》,由市委、市政府確定有關金融機構(企業)比照級別,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由相關部門負責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的配備、管理和考核等相關工作。
市委組織部負責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黨建工作的宏觀指導和協調,市財政局黨組對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黨建工作進行日常管理和具體指導,受托部門黨組對受托管理的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黨建工作進行日常管理。市屬國有參股金融機構的領導人員和黨建管理,可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章出資人與受托人職責
第十條市財政局作為出資人代表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分類指導推進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改革。
(二)組織實施市屬金融機構國有資本基礎管理工作。
(三)負責市級國有金融資本經營預決算管理,組織上繳國有金融資本收益。
(四)對市屬金融機構行使股東職責,維護所有者權益,以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
(五)按照公司治理程序,制定或參與制定市屬金融機構章程,依法選派董事、監事,按照實際情況委派股東代表參加股東(大)會。
(六)通過法定程序參與市屬金融機構管理者的任免、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其進行獎懲。
(七)建立健全市屬金融機構績效評價體系,完善經營業績考核制度,組織實施市屬金融機構年度績效考核工作。
(八)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擬定市屬金融機構薪酬分配制度和機制,負責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薪酬監管,完善激勵約束機制。
(九)監督金融機構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十)根據國家要求,建立統一的全市國有金融資本統計監測體系。
(十一)委托其他部門、機構管理國有金融資本,督促檢查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受托人執行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
(十二)履行出資人的其他職責,承辦市政府交辦的事項。
第十一條市財政局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主要義務是:
(一)服務國家戰略,落實國家金融政策法規,統籌優化國有金融資本戰略布局,健全資本補充和動態調整機制,推動國有金融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國計民生的重要金融行業和關鍵領域、重要金融基礎設施、重點金融機構集中。
(二)健全國有金融資本形態轉換、合理流動機制,保持國有金融資本在金融領域的主導地位,保持市政府對重點市屬金融機構的控制力。
(三)探索有效的國有金融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及實現方式,促進國有金融資本保值增值,防范流失。
(四)促進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風險管理和內控體系,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進金融治理現代化。
(五)尊重市屬金融企業經營自主權,依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增強活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配合做好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重大風險處置工作。
(六)尊重受托人受托履行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職責,不得不當干預受托人履職。
(七)承擔全口徑國有金融資本報告工作。
(八)接受外部監督,依法依規披露國有金融機構經營狀況,提升國有金融資本運營透明度。
第十二條受托部門受市財政局委托,按照產權關系,落實統一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規章制度,按照受托管理權限管理市級國有金融資本,享有以下權利:
(一)協同推進受托管理的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
(二)按照受托權限和程序,對受托管理的金融機構行使相關股東職責。
(三)通過提名董事、監事人選等方式,參與受托管理的金融機構管理者的選擇和考核。
(四)按照股權關系,通過公司法人治理機制,向受托管理的市屬金融機構派出董事、監事等,并加強管理和監督。
(五)按照法定程序,參與受托管理的市屬金融機構的重大事項決策,維護出資人合法權益。
第十三條受托部門管理市級國有金融資本的主要義務是:
(一)按照受托權責對等原則,提升市級國有金融資本運營效率,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風險,實現保值增值。
(二)落實統一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規章制度。做好受托管理的國有金融資本經營預算、績效考核、保值增值考核、負責人薪酬管理、股東代表、董事、監事管理等相關工作。
(三)督促受托管理的市屬金融機構履行好服務實體經濟和防控金融風險的主體責任,監交其國有資本經營收益。
(四)定期向市財政局報告受托履行市級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職責,貫徹落實中央、我省和我市戰略和政策目標等情況。
(五)接受市財政局的評價、監督和考核。
(六)落實市財政局委托的其他有關事項。
第十四條建立報告溝通聯絡機制,市財政局與受托部門要加強溝通、信息共享,在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及重大事項要及時會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須經市政府批準的履行出資人職責的重大事項,應當經市財政局同意后,報請市政府批準。
第三章金融機構國有資本管理與監督
第十五條加強基礎管理。市財政局負責建立健全市屬國有金融資本基礎管理體系,負責清產核資、產權界定、產權登記、資產評估、產權轉讓、統計分析等工作。市財政局依法決定市屬金融機構的國有股權轉讓。轉讓全部國有股權或者轉讓部分國有股權致使市政府不再擁有控股地位的,應當報市政府批準。
受托部門應當按照市財政局有關工作要求,組織所履行管理職責(以下簡稱“所履職”)的金融機構及時向市財政局報送國有產權占有、使用及變動情況,按規定辦理國有資本產權占有、變動及注銷登記等,領取市財政局核發的國有金融資本產權登記證(表)。
第十六條加強國有產權全流程監管。市財政局對國有產權變動實行全流程動態監管,并對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實施資本穿透管理。
納入母公司并表管理或擁有實際控制權的各級子公司,由母公司按照公司治理程序,負責落實統一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
涉及母公司本級的股權管理及重點子公司重大股權管理事項,由市財政局或受托部門履行管理程序。重大股權管理事項是指可能導致實際控制權發生轉移的事項。
第十七條加強國有產權交易監管。市財政局負責建立市屬金融機構國有產權交易管理制度,加強監督管理,促進市屬金融機構國有產權有序流動,防止國有金融資本流失。
市屬金融機構遇到改制和重組、產權和資產轉讓、確定非貨幣性資產價值等情形,應當委托有資質的資產評估機構開展資產評估,并將資產評估結果報送市財政局核準或備案。市屬金融機構國有資產轉讓主要通過證券交易系統或由省內金融資產產權交易機構進行交易。轉讓一級子公司產權,以及一級子公司轉讓涉及重要行業、重點下級公司的國有產權等情形,應當按程序向市財政局報批。
第十八條加強收益管理。市財政局負責制定統一的市級國有金融資本收益管理制度,對市屬金融機構依法享有出資人權益。
第十九條加強經營預算管理。市財政局負責制定市級國有金融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制度和辦法,編制市級國有金融資本經營預決算,加強預算執行監管,促進國有金融資本的合理配置。
第二十條加強人才管理。市財政局探索建立市屬金融機構股東派出人員人才庫。
第二十一條加強財務管理。市財政局依法對市屬國有金融機構財務進行監督,建立和完善國有金融資本保值增值指標體系,開展動態統計監測和運行分析,全面掌握國有金融資本運營情況。市財政局依法依規確認市屬金融機構的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結果,并將結果反饋給市屬金融機構。
受托部門應加強對所履職金融機構的財務監管,并負責其市級國有金融資本保值增值和安全。
第二十二條加強信息化建設。市財政局積極推進監管信息化建設,整合信息資源,暢通共享渠道,健全金融機構國有產權和財務等監管系統,提升管理效能。
第二十三條加強內外監督協調。市財政局建立健全內外監督工作制度,加強與審計機關和紀檢監察機關溝通,強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形成全面覆蓋、分工明確、協同配合、制約有力的監督體系。
第二十四條加強全口徑報告工作。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情況要全口徑向市委、市政府報告,接受市政府的監督和考核,并按照法定程序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具體報告職責由市財政局負責,受托部門、人行唐山市中心支行、唐山銀保監分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有關部門配合。
第二十五條加強信息披露。市財政局負責依法推進國有金融資本管理信息公開,及時準確向社會披露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運營績效和監督檢查等情況,提高透明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第四章重大事項管理
第二十六條市財政局及市國資委等受托部門(以下統稱出資人機構)依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或者參與制定所履職金融機構的章程,按照公司章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法律、法規和政策性文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七條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出資人機構按照法定程序向所履職金融機構委派股東代表,提名董事、監事,由其參加其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落實和維護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利。出資金融機構的國有企業股東,可以提出委派股東代表、董事、監事人選,報出資人機構履行委派程序。市國資委完成委派程序后,應將委派人員的相關情況抄送市財政局。出資人機構負責加強對董事、監事履職的技術支持以及監督評價,建立健全激勵約束和責任追究機制。
國有獨資金融機構不設股東會,由出資人機構行使股東會職權,可以授權金融機構董事會行使股東會部分職權。
第二十八條出資人機構派出的股東代表、董事、監事,應當定期向出資人機構報告履職情況。對于工作過程中發現的金融機構重大風險或風險隱患,應及時向出資人機構報告。
第二十九條出資人機構派出的股東代表、董事、監事應當在法律、法規和有關操作指引的規范下,代表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體現股東意志。
第三十條出資人機構負責通過公司治理機制,加強對所履職金融機構發展戰略和投資規劃、財務預決算、利潤分配和彌補虧損方案、法人機構設立和撤并等需由股東決定的重大事項的審核。
金融機構的股東(大)會、董事會決定機構合并、分立、改制、上市、增減注冊資本、發行債券、重大投資、為他人提供除主營擔保業務以外的大額擔保、大額捐贈、分配利潤、任免機構負責人,以及解散、申請破產等重大事項時,出資人機構派出的股東代表、董事,應當按程序發表意見、行使表決權。表決意見涉及股權管理的,應當經市財政局同意。
第三十一條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市財政局擬訂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薪酬分配制度和機制,指導建立企業年金制度,探索實施員工持股計劃。
出資人機構監管所履職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工資分配的總體水平,備案或核準工資總額預算方案,清算預算執行結果。
第五章市屬金融機構管理者選擇與考核
第三十二條出資人機構會同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和《唐山市市屬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辦法》(唐辦發﹝2020﹞13號)等有關規定以及金融機構章程等,建立規則透明的提名程序,任免或者建議任免所履職金融機構的下列人員:
(一)國有獨資企業的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
(二)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
(三)國有控股、參股金融機構的董事、監事。
市屬金融機構中應當由職工代表出任的董事、監事,依法由職工民主選舉產生。
第三十三條出資人機構對擬任命或者建議任命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人選,嚴格進行資格把關。對出資人機構直接管理的董事、監事,應當認真落實黨管干部有關要求,根據規定權限進行考察,考察合格的,按照規定程序任命或者建議任命。
第三十四條出資人機構任命或者建議任命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金融機構章程,對金融機構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
第三十五條市財政局負責健全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經營績效考核制度。
出資人機構負責針對所履職金融機構的不同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在統一的國有金融資本經營績效考核制度下,結合行業特點建立差異化的管理者經營業績考核體系,按照法定程序對其任命的管理者進行年度和任期考核,并依據考核結果決定對管理者的獎懲。
第三十六條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市財政局建立健全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管理者薪酬管理體系。
出資人機構應當根據有關規定,確定市屬金融機構管理者的薪酬機制和標準;規范所履職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和福利保障,其履職待遇、業務支出年度財務預算向市財政局備案。
第六章責任追究
第三十七條按照國家規定,市財政局負責建立健全違法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完善責任倒查和追究機制,構建權責清晰、約束有效的經營投資責任體系。
相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權限,加大對違法違規經營投資責任的追究力度,綜合運用組織處理、經濟處罰、禁入限制、紀律處分和追究刑事責任等手段,依法依規查辦違法違規經營投資導致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的案件。
第三十八條出資人機構不按規定的職責、權限和程序履職盡責,或者違法違規干預所履職金融機構經營活動,侵犯其合法權益,造成國有金融資產損失或其他嚴重后果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規依紀給予紀律處分或者組織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受托部門每年年終,就受托管理國有金融資本的情況書面報告市財政局。市財政局對受托管理情況進行考核評價,考核評價結果報市政府。
第三十九條市財政局依法依規對市屬金融機構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監督檢查,重點檢查和評估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及財務管理各項制度執行情況。
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機構的管理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機構國有資產損失的,應負賠償責任,并依規依紀對其給予紀律處分或者組織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出資人機構派出的股東代表、董事、監事在履職過程中,未按出資人機構有關規定及所在金融機構章程正確行使職責的,按相關規定予以處理并追責。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條國有實體企業投資入股市屬金融機構的,依法行使具體股東職責,應執行統一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由市財政局會同市國資委組織做好落實。
對于財務公司、汽車消費金融公司等與主業關聯性強的金融機構,可維持原有產權關系及管理鏈條,但須執行統一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規章制度,并做好產融風險防控工作。
第四十一條對涉及國家安全、外溢性強的金融基礎設施和履職平臺,要保持政府的絕對控制力,執行統一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金融監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其實施管理。
第四十二條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理區)管委會依據本規定,結合本地區實際和管理現狀,做好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工作。
第四十三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二年,具體解釋工作由市財政局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