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廣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通知》(國辦發〔2015〕58號)、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廣“雙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意見》(冀政辦發〔2015〕22號)精神和唐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唐山市實施“雙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唐政辦〔2015〕27號)要求,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以下統稱人社部門)在各類行政執法中推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監督檢查隨機抽查工作(以下簡稱隨機抽查),規范執法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創新政府管理方式,規范市場執法行為,解決檢查任性和執法擾民、執法不公、執法不嚴問題,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國務院關于印發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29號)部署,大力推廣隨機抽查,規范監管行為,創新管理方式,強化市場主體自律和社會監督,提高監管效能,激發市場活力。
(二)基本原則
堅持依法監管。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嚴格執法程序,落實執法責任,確保隨機抽查工作依法順利推進,實現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堅持公正高效。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誠信等級分類管理和屬地監管的要求,對不同的對象分別采取適當的隨機抽查方法,提升監管執法效能。
堅持公開透明。實行“陽光執法”,規范事中事后監管,提升監管效能,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優化市場環境;主動公開、及時更新隨機抽查程序、事項、結果等信息,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強化社會監督,切實保障社會公眾的知情權,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堅持協同推進。建立完善隨機抽查監管信息平臺,充分利用現有信息數據,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誠信分類分級和屬地監管需求相適應,與有關部門執法及信用信息平臺相銜接,突出重點,有序推進,務求實效。
堅持各負其責。承擔監督檢查職責的處室、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分別負責職責范圍內的隨機抽查工作。
堅持穩步推進。立足現狀,分步實施,有序推進,務求實效。
二、完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監督檢查隨機抽查機制
(一)制定發布隨機抽查事項清單
梳理法律法規規章賦予人社部門的監督檢查職責,制定發布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明確抽查事項名稱、內容、抽查依據、抽查主體等。法律法規規章沒有規定的,一律不得擅自開展檢查。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檢查事項,要大力推廣隨機抽查,不斷提高隨機抽查在檢查工作中的比重。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制修訂情況和工作實際進行動態調整,及時向社會公布。
(二)建立“雙隨機”抽查機制
開展監督檢查,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年度書面(網上)審查、國家人社部和省人社廳統一安排的專項檢查及有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違法行為的舉報投訴、由人社部門依法組織或立案查處外,均須通過搖號、機選等方式,從檢查對象名錄庫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從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中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
隨機檢查對象名錄庫應當按照全面覆蓋、動態管理的原則建立;承擔監督檢查職責的處室、單位,要結合檢查對象信息,以及日常監管掌握的情況,摸清轄區檢查對象底數,根據監督檢查工作需要分別建立檢查對象名錄庫。
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由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分別建立,執法檢查人員從具備行政執法資格的人員中確定。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應錄入檢查人員的基本信息、業務專長等情況。開展隨機抽查時,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從人社部門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中隨機抽調執法檢查人員。執法檢查人員與檢查對象有利害關系的,應當依法回避。
為確保抽查程序公開公正,在采取搖號、機選等方式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和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時,應當采取錄音、錄像等方式記錄抽查過程。同時,行政執法檢查要實現全過程記錄、全程留痕,實現責任可追溯。
(三)分類選擇隨機抽查方式
開展隨機抽查,可以根據機構設置和監管工作需要,采取定向抽查和不定向抽查方式。定向抽查是指根據檢查對象類型、性質、行業等特定條件,通過搖號、機選等方式,隨機抽取確定檢查對象名單進行監督檢查。不定向抽查是指不設定條件,通過搖號、機選等方式,隨機抽取確定待查對象名單進行監督檢查。定向抽查與不定向抽查要根據檢查工作實際結合應用,確保執法效能。
(四)科學合理確定隨機抽查比例和頻次
隨機抽查的比例和頻次根據監管對象情況和生產經營特點合理確定,以不影響公正與效率為前提,既要保證必要的抽查覆蓋面和工作力度,又要防止檢查過多和執法擾民。
按照檢查對象名錄庫進行隨機抽查。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醫療保險部門隨機抽查的比例依據檢查對象名錄庫中的數量按15%確定。隨機抽查的頻次每一年為一次,對于投訴舉報多、或有嚴重違法違規記錄的有關單位,要加大隨機抽查力度。
基金監督部門每年度至少對五項基金中的一項基金進行檢查,對經辦機構和財政專戶管理部門的抽查比例達到半數以上,延伸5到10家參保單位和50-200名參保個人抽查。
社保機構對參保單位的稽核比例,為書面稽核和實地稽核人數不低于全市參保企業參保人數的20%。
(五)探索開展聯合抽查
按照政府的統一部署,與有關部門開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監管聯合隨機抽查,共同制定并實施聯合抽查計劃,依照各自職責處理檢查發現的問題,互通執法結果,形成執法合力。探索建立與財政部門聯合檢查、聯合下達問題整改方式。
(六)實現抽查成果綜合運用
強化隨機抽查的嚴肅性和威懾力,引導推動有關用人單位自覺尊法守法。
抽查工作結束后,檢查單位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抽查結果。對抽查發現的違法行為,依法依規進行行政處理或行政處罰,并按照要求及時公開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屬于其他部門管轄的,及時移送相關部門查處;涉嫌構成犯罪的,依法及時向公安機關移送,嚴禁有案不移、以罰代刑。
(七)監管信息共享和公開
健全完善勞動保障監察信息管理等人社信息管理系統,積極融入全市統一的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加快人社部門與銀行、工商、稅務等有關部門監管信息的互聯互通,及時公開監管信息,形成監管合力。
采取新聞媒體、政府網站、辦公場所等平臺,在法定期限內向社會公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并及時更新相關信息,定期公布抽查情況和抽查結果,擴大隨機抽查的影響面,自覺接受生產經營單位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八)推進隨機抽查與社會信用體系相銜接
運用信息化手段充實完善用人單位誠信檔案,強化信用監管,推進誠信評價信息化進程。完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誠信等級評價制度,結合諸城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誠信等級評價納入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在隨機抽查工作中,根據用人單位的信用情況,采取針對性強的監督檢查方式,將隨機抽查結果納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誠信檔案,并積極向市級或其他部門的社會信用記錄系統提供相關信息,讓失信者一處違規、處處受限。并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誠信等級評價信息作為評選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審核貸款、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推進隨機抽查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務必要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加強統籌協調,明確推進隨機抽查的任務和步驟,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切實加強對隨機抽查工作的組織部署、督促指導和業績考評,相應調整充實一線監管執法力量,確保隨機抽查工作取得明顯實效。
(二)強化責任落實
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根據本實施方案要求,具體細化推進隨機抽查的任務和步驟,明確工作進度要求,大力推廣運用隨機抽查模式,公平、有效、透明地進行事中事后監管。在監管工作中要做到監管軌跡清晰,監管記錄完善,切實履行法定監管職責。對監管工作中失職瀆職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三)強化宣傳培訓
隨機抽查是行政執法監管方式的探索和創新,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多種渠道,廣泛開展宣傳報道,積極爭取社會各界支持,為隨機抽查工作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要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加快轉變執法理念,不斷提高執法能力,不斷總結交流執法經驗,努力提升執法能力,完善隨機抽查執法模式和方法。
(四)強化信息技術支撐
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要把隨機抽查納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相關信息管理系統,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推動實現隨機抽查的“雙隨機”及全過程記錄。要統一規劃、合理安排,確保隨機抽查相關的信息化建設與本部門現有的監管監察執法信息化系統和有關部門的信用信息系統有效銜接,避免重復性建設。
(五)加強協調推進
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充分認識隨機抽查對推進人社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意義,找準突破口、把握著力點,明確隨機抽查的任務安排和時間進度,并加強溝通協調和支持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2017年3月2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