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低效用地再開發自主改造實施意見(試行)》政策解讀
2023年9月5日,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23〕171號),唐山作為全國43個城市之一,開展為期4年的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近日,按照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要求和政策機制探索創新方向,我市印發《唐山市低效用地再開發自主改造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現就《實施意見》的出臺背景、總體考慮和主要內容等方面進行解讀。
一、出臺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施全面節約集約戰略,推動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優化城市工商業土地利用,加快發展建設用地二級市場,推動土地混合開發利用、用途合理轉換,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在堅持底線思維的基礎上,賦予了試點城市多項支持性政策及很大的政策機制創新空間,鼓勵試點城市開展探索性創新,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各項政策機制。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等決策部署,積極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布局,補齊城市功能短板,助力城市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按照《自然資源部關于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聚焦盤活利用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進城鄉高質量發展,圍繞低效用地再開發政策與機制創新,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經多輪調研和座談,研究制定了《唐山市低效用地再開發自主改造實施意見(試行)》,為全市低效用地再開發提供政策支撐。
二、總體考慮
在起草《實施意見》時,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
(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以國土空間規劃為統領,以城中村和低效工業用地改造為重點,以政策創新為支撐,推動各類低效用地再開發,推動城鄉發展從增量依賴向存量挖潛轉變。
(二)把握好低效用地再開發自主改造的基本原則。低效用地再開發自主改造,一是堅持規劃引領、統籌發展。充分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引領作用,優化城市用地結構,完善國土空間規劃用地布局,兼顧經濟、生活、生態、安全等多元需要,促進城鄉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高質量發展。二是堅持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調動市場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強化政府在空間統籌、結構優化、政策創新、組織推動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堅持補齊短板、完善功能。堅持把盤活的城鄉空間資源優先用于民生所需和實體經濟發展,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保障產業項目落地和轉型升級。四是堅持租購并舉、加強保障。堅持“房住不炒”,以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服務、產業、人才”要素,推行“產業+人才家園”“服務+生活家園”,轉變房地產業發展模式,打造便民宜居之城。
三、主要內容
(一)基本原則。明確了低效用地盤活改造工作原則。堅持規劃引領統籌發展、堅持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堅持城市補齊短板完善城市功能、堅持租購并舉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
(二)適用范圍。明確了低效用地自主改造適用范圍。
(三)改造條件。從規劃符合性、產權、環保、城市建設、文物保護等方面對通過改變土地用途或調整容積率方式進行自主改造項目提出要求。
(四)辦理流程。按照“簡化易行”的思路,從低效用地項目申報、實施方案編制、項目實施等3個階段建立了項目申報、審批流程。
(五)激勵措施。根據《自然資源部關于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的通知》,對變更為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建設惠民生補短板項目的,對變更商業服務業用地的,對“工改住”“商改住”的,提出了支持性措施和相關要求。
(六)地價核算。結合項目用地可能涉及的多種情況,從多用途混合改造、公益性用地移交等方面明確了地價核算規則,對無原始容積率等歷史遺留問題明確了處理認定標準。
(七)部門職責。對部門具體職責進行明確,加強工作推進。
(八)附則。對文件有效期、適用區域及解釋工作進行了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