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政辦字〔2024〕45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理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市直有關單位:
《唐山市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行動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唐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7月19日
唐山市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行動方案》,以“共享智造”賦能特色產業集群,積極探索新場景、新模式,推動制造能力、創新能力、服務能力共享,加速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到2025年,打造2個“共享智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3家共享“領跑者”企業,建設10個“共享智造”工廠(車間),“共享智造”理念得到普遍認可,模式應用逐步深化,集群資源配置和生產組織效率明顯提升,“共享智造”集群營業收入年增長10%左右。
到2028年,培育6家共享“領跑者”企業,建設15個“共享智造”工廠(車間),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實現“共享智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全覆蓋,共享生態基本完善,共享模式深入應用。“共享智造”集群中小企業關鍵技術數控化率提升15%,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達到40%左右,企業上云比例達到60%左右,對縣域經濟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二、發展方向
(一)“共享智造”1.0,制造能力共享。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聚焦加工制造能力的共享創新,重點發展匯聚生產設備、專用工具、生產線等制造資源的共享平臺。搭建集聚中小企業共性制造需求的共享工廠,發展以租代售、按需使用的設備共享服務。
(二)“共享智造”2.0,制造能力共享+服務能力共享。圍繞物流倉儲、產品檢測、物資采購等企業普遍存在的共性服務需求,整合優質社會服務資源,開展原料材料集中采購、物流倉儲集中管理、產品檢驗檢測等服務,探索發展集約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能力共享。
(三)“共享智造”3.0,制造能力共享+服務能力共享+創新能力共享。圍繞中小企業、創業企業靈活多樣且低成本的創新需求,發展匯聚社會多元化智力資源的產品設計與開發、科研儀器設備與實驗能力、工藝改進、標準和專利、金融服務等全方位的創新能力共享,實現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深度融合。
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夯實“共享智造”基礎行動
1.加快“智改數轉”。夯實數字基礎,持續推進“5G+工業互聯網”在鋼鐵、裝備制造等典型場景和重點行業的應用,鼓勵工業企業建設5G全連接示范工廠,推動企業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步伐。推進企業上云,重點加快工業設備上云、業務應用上云、生產資源上云,為“共享智造”奠定資源基礎。加快數字化轉型,以入圍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為契機,利用好國家支持資金,加快推進集群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廣“小快輕準”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引導中小企業“看樣學樣”,推動管理和業務環節數字化。〔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理區管委會,以下責任單位均含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理區管委會,不再一一列出〕
2.培育支撐企業。引導集群企業向科技創新、綠色低碳、智能制造等方向發展,培育共享“領跑者”企業,并指導企業爭取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培育項目資金支持。引導集群企業爭創行業領軍企業,加快培育一批支撐“共享智造”的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對新獲評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2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獎勵。支持企業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對享受研發經費加計扣除政策優惠的“共享智造”產業集群科技型企業,在省財政補助的基礎上,按照10%的比例給予配套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3.搭建共享平臺。推動集群建設一批面向行業、區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共享智造”提供支撐。推動企業與工業互聯網平臺全面對接,聚集生產制造各類資源,促進數字化技術廣泛應用,實現研發、制造和服務資源柔性匹配、動態共享。每年培育1-2個支撐“共享智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集群企業依托平臺實現資源共享。(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二)實施推動“共享智造”應用行動
1.推動代工升級。支持陶瓷、家具、自行車等集群“領跑者”企業提升智造水平,引導企業從簡單生產代工向高水平代工轉型,開展高質量、高效率、高附加值代工服務,由CMT(來料加工)、OEM(普通代工)向ODM(原始設計制造商)、JDM(共同設計制造)、OBM(原始品牌制造商)模式轉變。(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建設共享車間。針對解決中小企業生產設備短缺和生產技能不足、創新研發能力弱和研發試驗設備短缺等問題,圍繞噴漆噴塑、試驗檢驗、研發設計等環節,發展協同生產、租賃使用、共享加工等模式,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共享車間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分別給予100萬元、20萬元資金補助。通過龍頭企業自建、企業眾籌搭建等方式,每年建設和提升2-3家共享車間。(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3.打造共享工廠。推廣高新區機器人共享工廠經驗做法,針對解決中小企業首臺(套)產品制造、非標產品加工、個性化定制等需求,圍繞采購、技術、設備、倉儲、物流等全流程,發展集“采、研、產、銷”等環節為一體的共享工廠。引導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等建設共享平臺,發展“平臺接單、按工序分解、多工廠協同”的共享制造模式。鼓勵“領跑者”企業對標省支持政策,加大先進生產、研發、檢測、試驗設備投入,爭取省級資金支持。每年打造和提升1-2家共享工廠。(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4.發展共享載體。依托各類產業園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和雙創平臺等載體,創新運營模式,整合各類資源,推動共享制造功能升級。支持“領跑者”企業、集群龍頭企業開放研發、檢測、制造等資源,將集群上下游企業納入供應鏈管理體系,提供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技術人才等服務,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積極爭創省產業集群“共享智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載體示范項目。(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三)實施優化“共享智造”生態行動
1.強化標準質量。鼓勵引導“共享智造”企業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積極爭創企業標準領跑者和國家級標準化示范試點項目,提高標準“話語權”。在共享“領跑者”企業中推行“首席質量官”,導入卓越績效先進質量管理模式,推動質量管理向全供應鏈、全產業鏈、產品全生命周期延伸。聚焦特色產業集群,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每年培訓企業200家以上,每個縣(市、區)每年培育2個以上典型案例。鼓勵共享“領跑者”企業爭創中國質量獎和省、市政府質量獎。對首次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和省政府質量獎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2.強化協同創新。在軌道交通、機器人等特色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共享實驗室、共享中試車間和共享檢測中心,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向社會開放實驗室,提高科研儀器設備資源利用率,并為重點產業領域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產學研合作搭建驗證平臺,提供科技服務,拓展科技成果轉化等功能。支持在唐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平臺),給予設備投資額30%、最高1000萬元的補貼。(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3.強化人才共享。發揮唐山人才網作用,引導集群企業利用平臺匯聚發布共享用工信息,實現供需雙方快速匹配。實施人才培養與培訓項目,發揮培訓補貼作用,與重點企業、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合作,開展針對行業急需人才培訓,鼓勵企業與院校共同投資建設培訓基地,共享培訓資源和設施。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制造等集群,培育建設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體、縣域經濟產教聚合體。利用社交媒體、行業會議等渠道,宣傳人才共享典型案例,引導產業集群實施人才共用共享。(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唐山人才發展集團)
4.強化服務能力。引導集群開展物流、倉儲、集中采購等共享服務,降低生產成本。鼓勵集群打造公共服務平臺,拓展技術研發、檢驗檢測、人才培訓、成果轉化等功能,強化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平臺資源共享。每年組織開展不少于25場技術成果路演、工業設計對接服務、產業鏈供應鏈對接等活動。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分別給予100萬元、20萬元、10萬元資金補助。(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推動。各縣(市、區)要將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作為推動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組織精干力量專項推進,結合產業特色和集群實際,因地制宜謀劃共享場景,推進“共享智造”落地落實,發揮在產業集群發展壯大過程中的引領帶動作用。
(二)強化典型引領。各縣(市、區)要加強對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成果的梳理總結,市級層面優選一批示范標桿案例,在全市范圍進行宣傳推廣,互相學習借鑒,推動全市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工作提檔升級。
(三)強化要素保障。各縣(市、區)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產業政策前提下,對真實有效投資的“共享智造”項目所需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予以重點保障。符合條件的共享工廠(車間)優先納入重污染天氣豁免清單,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保障企業正常生產。鼓勵金融機構借鑒玉田印機產業集群“玉田印機貸”產品做法,加強對“共享智造”的金融服務,創新開發信貸等金融產品。
?
政策解讀:《唐山市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行動方案》政策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