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政字〔2023〕37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理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市直有關單位:
《關于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的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16屆第2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唐山市人民政府
2023年7月5 日
關于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的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加快鋼結構建筑推廣應用,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唐山建造”品牌,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建設綠色低碳型城市,助力我市高質量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黨中央、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努力建成北方重要的裝配式建筑部品制造集成中心發展目標,以鋼結構建筑高質量發展為重要抓手,不斷提高鋼結構建筑建設規模,依托資源優勢,加快推動建造方式創新,努力實現關鍵技術、管理模式和產業鏈培育的全面突破,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
二、工作目標
到“十四五”末,鋼結構建筑新建開工占比力爭達到10%,鋼結構建造方式覆蓋公共建筑、城鎮住宅、農村住宅并形成規模。積極引進優秀鋼構件生產企業落地建廠,全市鋼構件生產能力達130萬噸以上,培育鋼結構專業施工企業達100家以上,實現全產業鏈年產值超350億元。
到2030年,全市鋼結構建筑新建開工占比力爭達到15%,全市鋼結構建筑累計新開工700萬平方米以上。培育10家以上年產值超十億元的鋼結構建筑骨干企業,全市鋼構件生產能力達150萬噸以上,實現全產業鏈年產值超500億元。
到2035年,鋼結構建筑新建開工占比力爭進一步提高到18%以上,鋼結構建筑產業管理制度完善,市場機制和服務體系全面形成,技術體系發展完備,關鍵技術和成套技術應用更加成熟,人才隊伍培育機制基本完善,發展環境更加優良,產業深度融合,初步建成北方重要的裝配式建筑部品制造集成中心,并向上下游產業滲透、延伸,形成能夠服務于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的鋼結構建筑產業集群,努力實現全產業鏈年產值達千億級規模。
三、重點任務
(一)突出重點,穩步提升建設規模。除特殊功能需要外,在以下新建建設工程中大力推廣按鋼結構建造形式。一是大跨度工業廠房、倉儲設施。二是市政橋梁、軌道交通、客運場站、公共衛生間等適宜的新建市政基礎設施項目。三是政府投資的辦公樓、醫院、學校、場館等新建公共建筑。四是社會投資的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酒店、商場、寫字樓等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同時,在農房建設、危舊房改造等過程中,鼓勵采用輕型鋼結構,并積極穩妥推進高層鋼結構住宅建設。
(二)條塊結合,合理優化產業布局。圍繞“兩主三副多節點”的產業發展空間格局與唐山市“4+4+N”產業體系目標,建立以唐山為基點,輻射“京津冀”的鋼結構建筑產業體系,實現原料生產、鋼結構構件加工以及鋼結構建筑建造“工業化”“模塊化”“產品化”,打造完整的鋼結構建筑產業鏈條,塑造“唐山品牌”的鋼結構建筑部品部件中心和技術先進配套完善的現代建筑部品部件產業體系。
一方面,重點培育具備集產品設計、研發、推廣等多種能力于一體的鋼結構龍頭企業,打造多個百億級部品部件工業集群。積極吸引杭蕭鋼構等外地優勢企業進駐,鼓勵我市鋼結構企業提升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積極推進鋼結構建筑相關產業發展,為鋼結構建筑建設提供產業支撐。全方位培育從事鋼結構建筑產業的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促進上下游產業鏈的聯動發展,形成支撐鋼結構建筑發展的產業規模,為鋼結構建筑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另一方面,大力推進重點園區建設。將玉田鋼結構生產園區打造成京津冀地區最大的鋼結構生產加工基地。將豐潤裝配式建筑綜合示范園區打造成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鋼結構建筑的生產、項目示范與推廣基地。將豐南全裝修部品部件生產園區打造成裝配式建筑整體衛浴的供應基地。進一步提升遵化預制混凝土部品部件工業園區生產能力,突出模數化設計,預制構件年生產能力力爭達到20萬立方米。
(三)引領帶動,扎實推進“兩化融合”。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引導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企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鼓勵建立工業信息化平臺,促進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提升。一是深化電子商務應用,推動“互聯網+”新模式,利用二維碼、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建立部品部件可追溯信息系統,提高部品部件物流信息化和供應鏈協同水平。二是利用機械手、機械人等自動化設備,提高企業自動化水平和產品質量。三是推廣使用BIM技術,為上下游的設計、施工、物流、使用運維和回收再利用等環節提供配套信息。
(四)強化支撐,持續加大科研力度。一是依托高校、骨干企業,構建“產學研用”創新體系,支持校企共建技術創新中心和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完善產業標準體系。加大在鋼結構建筑材料性能、圍護體系、連接工藝等方面的聯合攻關,推動關鍵技術創新,提高鋼結構的整體性能和質量。二是通過研發、推廣高效可靠的連接構造和工藝,實現圍護結構與鋼結構更緊密的結合,保證整個建筑結構性能的協調統一。三是完善鋼結構建筑防火、防腐等技術措施,加大熱軋H型鋼、耐候鋼和耐火鋼推廣應用,推動鋼結構建筑關鍵技術和相關產業鏈的全面發展。四是整合現有鋼結構建筑規范性文件,規范鋼結構建筑設計建造體系,讓參與企業有規可依,有據可循,有資源可以利用。
(五)統合資源,助力推進品牌建設。以鋼結構裝備制造和裝配式裝修為重點,支持部品部件企業、裝備制造企業和裝配式裝修企業加大品牌建設投入力度,不斷提升品牌形象,打造一批在國內、國際市場具有影響力的“唐山品牌”。一是定期舉辦具有影響力的新產品、新技術成果展示交流會,展示“唐山品牌”形象。二是搭建綠色建材信息服務平臺,大力宣傳推介我市有關企業和產品“走出”唐山,進入京津及雄安市場,充分展示“唐山建造”的硬實力。
(六)放眼長遠,著力加大人才培養。一是積極引進并大力培養鋼結構建筑研發、管理團隊和工程技術管理人員,用足用好鳳凰英才政策,加快形成鋼結構建筑的“人才高地”。二是有計劃、有方向打造適應行業發展的產業工人隊伍,適應鋼結構建筑機械化程度高、自動化水平高、質量標準高、降本增效要求高的需要,奠定鋼結構建筑發展的堅實基礎。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由相關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機制,統籌規劃、組織協調、整體推進全市鋼結構建筑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協調發展鋼結構建筑的各項工作,并對各縣(市、區)和有關部門推進鋼結構建筑工作情況進行督導考核,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配套政策,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二)強化政策引領。鼓勵在政府采購、公共設施及建筑建設、市政設施建設等方面選用鋼結構建筑,推進鋼結構建筑產業形成更科學、更合理的產品定價和支付體系,努力優化營商環境。同時,大力支持企業開展綠色工廠建設,鼓勵傳統建材企業主動進行業務調整和轉型升級,引導產業投資基金等社會資金進入鋼結構建筑工業化部品部件產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具有示范意義的科技研發項目給予資金獎勵。對鋼結構裝配式住宅項目按規定給予一定的容積率獎勵。允許將預制構件投資計入工程建設投資額,納入進度衡量。對符合條件的裝配式鋼結構商品住宅項目,降低預售監管資金留存比例。
(三)降低企業成本。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加強要素保障,支持和鼓勵對鋼結構部品部件企業在水、電、土地使用、稅費等方面依法依規給予優惠政策。一是重點支持企業實施工業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和工藝技術改造,大幅提升勞動生產效率。二是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對裝配式部品部件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升級的中長期金融支持,合理安排融資利率、授信期限和還款方式。三是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借助“互聯網+”等信息和物流平臺,提高運輸組織效率,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四)加強行業自律。完善行業協會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建立行規行約,加強對行業關鍵共性問題的研究,提升服務能力,引導企業遵規守法、規范經營、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同時,充分發揮協會優勢,總結推廣先進經驗,促進企業、行業交流協作,提出合理化建議,推動企業對標管理,助推鋼結構部品部件產業高質量發展。
(五)大力宣傳引導。建立政府、媒體、企業與公眾相結合的宣傳推廣機制,廣泛宣傳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在抗震安全、節能環保等方面的優勢,共同營造受社會各方關注、支持的良好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