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企業服務有著顛覆性力量,創新建立數字化“新服務”模式,可謂是行業迫在眉睫的真實需求。面對數智化轉型,從何處著手,如何實現系統的思考,又如何找到合適的領域進行有效實踐呢?
高新區企業先行先試,走上了數字化轉型的有效路徑。
“智”造場景
唐山百川智能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全力打造黑燈工廠、綠色工廠,正在建設的軌道交通領域無人化工廠預計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該工廠本空地聯合智能架落車及特大部件無人化轉運系統,采用智能天車系統、AGV智能運輸系統、全場定位系統、架大修后臺管控系統組成了無人化、智能化、自動化的作業系統,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作業方式,在機車車輛檢修領域是一項劃時代的技術進步。該項目是軌道交通領域典型示范項目,并在第三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優秀項目獎,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百川智能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孟昭介紹。
中信重工開誠攜手華為共建“礦鴻”生態,標致著煤礦行業智能化轉型開啟了全新篇章。機器人搭載“礦鴻”系統后,實現更加流暢的機器人控制和操作體驗。當前,開誠智能正借助華為“礦鴻”系統,將煤礦提升運輸、排水、主煤流運輸等主要場景的巡檢,實現“一體化”管控,將不同功能的巡檢機器人高速互聯,實現數據互通共享、多系統智能協作,為煤礦用戶構建“超級智能終端”。“礦鴻”操作系統將為煤礦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的飛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智”慧車間
走進匯中智能制造車間,看到的是大量應用的整套自動化生產線,在生產效率、產品質量以及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全面提高,實現優質、高效、低耗、靈活的智能生產要求。
“戶水產線年總生產戶用儀表達100萬臺(套),平均每6秒鐘,就有1臺表成功下線。戶用傳感器制造線人機比高達1:57.7。自動化程度信息化程度智能化程度在國內同行業中都是最超前的。”匯中儀表負責人介紹。
華發教育的紅外觸摸屏數字生產車間,智能物料運輸車沿著軌道忙碌地穿行,把零部件送到每個工位,從備料、模組生產、背光、液晶屏組裝、檢測一體機成品僅需8分鐘。華發教育總經理蔣超說:“使用數字化車間,紅外觸摸屏生產產能提升了45%,生產費用降低了30%,公司發展步入快車道。”
元升科技的數字化印刷車間技術和工藝在國內屬于行業領先水平,設計好的產品文件直接傳送到相應設備上,即可生產出張張不一樣的個性化內容的產品。
“我們的數字化車間使生產效率提高15%以上,運營成本降低10%,產品升級周期縮短15%,不良品率降低8%,每萬元標簽能耗降低7%。”元升科技負責人介紹。
“智”能平臺
今年,匯中股份憑借“構建敏捷大數據平臺推動轉型升級”案例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名單。
唐山松下率先研發并應用了智能焊接云管理系統,實現了焊接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智能化。
旭華智能建成了國內功能最全、用戶最多的分布式能源智慧運營平臺,可為天然氣運營企業提供全產業鏈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智能制造平臺獲評2022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術項目。
英萊科技的耐材行業機器人智能化生產線及數字化管控平臺成功取得了河北省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案例,在營口金龍集團、洛陽中科達等多家上市龍頭企業的車間應用。
達意科技不動產大數據平臺覆蓋城市不動產全生命周期過程的綜合性解決方案,2019年入選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優秀案例。智慧消防云服務平臺獲評2022年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示范項目,獲得“數字河北”優秀成果一等獎。
啟奧科技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智慧血站云服務平臺構建了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血站全流程智慧化新型服務生態模式。
成聯電商成聯電商開發了中國應急產業大數據平臺——易應急。
高新區“數字引擎”開足馬力,智能制造“乘勢而上”,“經濟之車”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在數字經濟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全球競爭態勢進一步加劇,對我國核心技術領域自主創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高新區將持續發揮數字化優勢,不斷探數字化轉型之路,助力我國智能制造實現階躍式提升,以高科技自立自強支撐數字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