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內部裝修的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運維裝備制造基地項目一期。河北日報通訊員 潘長富攝
在國華科技高端離心振動設備項目生產現場,工人正在組裝振動篩的軌座。河北日報記者 劉禹彤攝
在微探科技光纖感知智能消防預警系列產品研發生產項目現場,車間生產工人正在進行纜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電路板的三防漆的涂敷工作。河北日報記者 劉禹彤攝
河北日報記者 劉禹彤 通訊員 韓偉
焊接機器人本體和控制器實現本地化生產,品質和工藝可完全媲美日本進口產品,還將交貨期由2個月縮短至1周;
利用屋頂分布式光伏年均發電250萬度,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運維裝備制造基地項目實現了電力自給自足;
成功研制大型臥式振動離心機,解決了濕法選煤大型設備主要依靠國外進口的難題,使商品精煤水分達到低于10%的國際先進水平……
在不同領域創造過40多項全國第一的唐山高新區,正在持續加強項目建設力度,緊抓機遇精準招商,優化區域營商環境,推動產業鏈不斷邁向高端。今年以來,全區重點推進產業項目80個,總投資315億元,確保百川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運維裝備制造基地、國華科技高端離心振動設備等30個項目完工,瀾潤科技、伊頓科技等30個項目開工。上半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16%,全市排名第一。
引入“領跑者”企業,提升產業水平
近日,金石鉆探唐山股份有限公司員工正忙著為新項目辦理建設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在高新區招商局的幫助下,我們新廠區從選址到落地只花了一個月。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5億元。”該公司董事長田波介紹說。
金石鉆探為何能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落戶高新區?原來,這是一家集金剛石地質巖心鉆探鉆具研發、生產、銷售和鉆探施工于一體的企業,也是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獎單位、首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擁有地質巖心鉆探鉆具榮獲國家級單項冠軍產品。“今年以來,我們在梳理客商庫和項目庫工作中,會優先招引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希望這類企業的引入能夠帶動我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高新區招商局副局長王淑玉介紹說,留意到金石鉆探舊址已遠遠不能滿足公司發展需要的情況后,他們當天就邀請該企業隔日前來高新區參觀洽談。
“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投資情況如何?”“在這里投資有什么特殊的發展機會?”“貴區在人才保障方面有哪些優勢”……首次“相親”現場,金石鉆探的管理層拋出了一連串問題,高新區各部門負責人也進行了熱情詳細的解答,并有針對性地推介了京唐智慧港的重點地塊,還為企業安排了“項目保姆”,24小時對接相關服務。
來到京唐智慧港,田波對推介地塊“一見鐘情”。“這里臨近唐山西站,京唐城際鐵路開通后,北京到這里僅需29分鐘。此外,15分鐘車程內又可以直達三女河機場和機場高速口,有利于高級人才往來唐山,也必將成為‘京津研發,唐山落地’的重要樞紐。”田波說,未來,企業在這里將努力打造一條具有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自動化數字鉆具生產線。
這是高新區引入新項目發力新賽道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區一直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緊盯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企200強敲門招商。尤其是圍繞機器人、高端裝備制造、電子及智能儀表等六大特色產業補鏈延鏈強鏈,推進產業鏈招商。同時,進一步加大專業招商、精準招商、駐點招商、協會招商、載體招商力度,建立產業鏈“全景圖”和“現狀圖”,企業“客商庫”和“項目庫”,重點引進領軍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不斷豐富、充實和拓展全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培育創新型項目,賽出產業新優勢
走進唐山松下產業機器有限公司的機器人制造工廠,全自動機器人本體加工生產線讓人目不暇接。購入八臺新型Mazak品牌加工中心完成TM1400型等焊接機器人本體部件生產;通過精密加工實現機器人動作精度達到正負0.08毫米以內;數字車間通過“智慧大腦”操控著生產的全流程,產品實現了“零缺陷”……
作為唐山高新區今年投產的重點項目之一,2021年,唐山松下產業機器有限公司和日本松下母公司共同決定將工業機器人產業化增產項目引入中國。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改造既有車間1800平方米,購置數控車床、加工中心等設備,建設多條全自動機器人本體加工生產線、自動物流線以及機器人本體及控制箱組裝線,打造數字車間、智能工廠,已具備年產7000臺機器人產能。
為何要將工業機器人在唐山進行本土化生產?唐山松下產業機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室室長白國偉表示,焊接機器人本體和控制器全部經由唐山公司生產后,憑借相同的品質和加工工藝可完全替代日本進口產品,售價也降低了25%,交貨期由2個月縮短至1周,在提升松下機器人市場售價競爭力的同時,可快速滿足用戶訂單需求。其次,項目采用智能化生產系統管理,從用戶訂單到生產過程實現全流程可視可控管理;采用世界頂級加工中心,加工精度達到微米級別,實現24小時全天候無人化作業。該項目生產的機器人可以廣泛應用于汽車、摩托車、造船、橋梁等眾多領域。2021年,該公司機器人單體實現銷售收入5.3億元,在智能制造這條新賽道上賽出了新優勢。
今年以來,高新區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以京唐智慧港為主要承接平臺,推動產業項目加速落地。同時,深入推進高新技術企業“育苗造林”行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行動、科技企業孵化“筑巢育鳳”行動,加速建設了一批科技企業孵化器,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一大批創新驅動型項目的內涵式增長正在為全區高質量發展賦能提速。
其中,百川集團總投資11.5億元的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運維裝備制造基地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其中一期項目計劃今年10月建成投產,二期項目計劃年內開工建設,將成為全國最大的軌道交通檢修試驗設備研發制造基地。總投資5.3億元的陸凱科技大型成套篩分裝備數字化制造基地項目正在完善手續,7月份開工建設,將打造全球最大的篩分裝備數字化制造基地。總投資1.2億元的國華科技高端離心振動設備項目已投產,是國內最大的洗選煤成套設備生產基地。
優化審批服務,賦能重點項目建設
雨季來臨,主體工程尚未開工,師生不能如期搬遷怎么辦?今年5月,唐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唐山師范學院玉田分校整合搬遷工程開工在即,但手續辦理專員滯留外地,這可急壞了項目建設方!
在這關鍵時刻,高新區審批局給項目單位吃下“定心丸”。該局通過全面應用“電子身份認證”“電子簽章”“電子證照”“電子檔案”,實施“企業線上申報、材料自動流轉、證照電子生成、檔案在線歸集”,僅用兩小時就幫項目方完成了材料流轉審批,并第一時間送達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電子證照”。如今,一大批新項目加速落地高新區,折射出該區正以更優營商環境助力項目建設高質量發展。
創新實施“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今年7月,唐山西站通車在即,站前廣場項目尚未開工建設卻將面臨雨季侵襲。為了破解難題,高新區審批局創新實施“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在施工圖編制完成并出具施工圖審查處理意見后,通過承諾的方式簽訂“施工圖設計質量承諾書”,直接為企業核發了“開槽建筑工程施工許可”,有力保障了唐山西站順利投入使用。
在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方面,高新區率先在全市開展區域評估,評估評審結果供進入該區域的多個建設項目共享使用。在京唐智慧港園區內,唐山虛擬視覺數字創新中心建設項目、新建車用鎖式差速器及四驅扭矩分配系統工廠項目、智能環保轉運篩分設備工業項目等幾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共享了區域評估成果的“福利”。據粗略測算,單個項目節省時間成本達30至50個工作日,節約資金成本約20萬元,極大提高了審批效能。
探索開展“多評合一”“承諾+拿地即開工”。“項目開展多個事項審批時,企業不但需要走訪多個部門,還要組織多個專家評審會。現如今我局會提前告知企業全部評估評價事項,待企業把全部需要開展的評估報告送至綜合窗口后,我們將協同各審批部門組織專家會,采取‘函審’方式或直接免于專家評審直接審批,解決企業逐個部門跑辦的問題。”高新區審批局項目審批負責人介紹說,這是該區率先在全市開展的“多評合一”工作,即將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價、水土保持方案評審等評估事項合并評審,變建設單位跑辦為政府跑腿,進一步提升了政務服務效能。此外,該區還在探索開展“承諾+拿地即開工”舉措,指導項目主體同時簽訂土地出讓合同與各行業監管承諾書,直接領取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和開槽施工許可,進一步擦亮了高新區“五最”營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