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就隔一棟樓,經常來這里的舞蹈區排練,小孫子可以在圖書室看書學習,一起享受周末的愜意時光.....”新景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是劉阿姨幾乎每周“打卡”的地方,這里整合了宣講、教育、文化、科技、體育等功能,可玩可學可交流,滿足了一家老小的各項需求。
近年來,
唐山高新區創新打造家門口的陣地建設,
著力構建“15分鐘黨群服務圈”,
積極推動“群眾的需求在哪里黨的陣地就覆蓋到哪里,
黨的服務就延伸到哪里”,
系統布局有效打通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01 整合黨建資源
構筑便捷宜居“生活圈”
高新區加強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強化部門聯動資源,健全建實為民服務紅色陣地,打造“15分鐘黨群服務圈”陣地建到家門口,不斷融匯民生服務、文化陣地等功能以契合居民多樣化需求,進一步豐富黨群服務樞紐建設與更新功能。
智慧養老:為保障老人安全,社區為獨居老人發放智慧手環,實現親屬、社區平臺、養老機構的同時聯動。智慧家居:重點安裝智能超聲水表、智能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對是否有人居住,居住人員是否異常等提供參考······榮馨園社區以“智慧社區”布防,構筑了智慧安防、家居、養老、垃圾分類、環測五大智慧平臺,搭建起了智慧便民的“高速路”。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實施家人共治、家風共樹、家事共商、家園共建“四大工程”,打造和諧、文明、自治、服務型“四型”社區。
02 網格服務全覆蓋
打造智慧黨建“服務圈”
新景樓社區以黨建引領為著力點,建立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黨建網絡。縱向上,新景樓社區按照300戶為一格,劃分為5個網格,在網格設置黨小組,并在黨小組下以樓棟為單元建立黨建責任區,構建起“社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樓棟黨建責任區”的黨建格局,暢通“血脈經絡”,使黨的聲音“一傳到底”,使群眾的呼聲隨時呼應。橫向上,整合社區共建單位、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建立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五為黨建活動日,研究協商轄區內重要工作和群眾期盼的實事。同時,根據在職黨員特長,組建了法律援助、醫療服務、扶貧幫困等服務隊,常態化開展活動,做到群眾在哪里,黨員就在哪里;黨員在哪里,黨的旗幟就在哪里,用黨建“繡花針”穿起基層治理“千條線”。
03 建設智慧農村
營造舒適便利“生態圈”
詹官屯在智慧鄉村建設中將智慧黨建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統籌、協調作用,全面提升基層組織的工作效能,詹官屯村“軟件”“硬件”齊發力,致力于打造智慧鄉村新高地。
硬件包括系統指揮平臺顯示屏、高點熱成像防火云臺攝像機、垃圾點對講系統、抓拍系統,智能健身器材、智能燈桿······智能監控對垃圾亂倒、污水亂排、亂堆亂放、私搭亂建等問題實時監督,50米高點全景攝像機覆蓋整個村域,一旦發生秸稈焚燒、火災等情況,迅速報警可及時處置,降低損失。軟件包括系統平臺和手機APP軟件,平臺將本村和外來租住人員信息全面錄入系統,并對村干部、黨員、需要特殊關注的重點人員進行分類標記,所有信息數字化管理,可一鍵查詢。平臺還整合生育、戶口、教育、醫療以及參軍入伍、婚喪嫁娶、各種證件辦理等“村民一生事”,村民通過手機APP就可了解所需辦理事項的部門、流程,通過手機端申請辦理業務,真正做到信息多跑路,村民少跑腿,為村民提供實實在在的方便。
除此之外,智慧農村APP提供國家政策、生產信息、農資農機、農產品購銷、農業災害及惡劣天氣預警、技術指導等生產服務,還包含智能家居、智慧照明、空氣質量檢測、一鍵報警等多種功能,村民通過手機APP就能充分享受智能科技帶來的幸福和便捷。
下一步
高新區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服務惠民
深化多門類、廣覆蓋、立體式的
“15分鐘黨群服務圈”建設
不斷滿足黨員群眾多樣化需求
持續激發全區黨建創新活力
不僅“圈”出生活的便利
更“圈”出百姓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