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唐山市舉行2022年第2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全程如下: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澤明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根據唐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安排,今天,我們召開唐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唐山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進展情況,回應社會關切。
為此,我們邀請到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張惠德,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雪梅,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教育局長史林友,唐山市衛健委四級調研員張玉德,請他們介紹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并回答媒體記者的提問。
首先,請張玉德同志進行發布。
唐山市衛健委四級調研員張玉德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大家好!
首先感謝媒體朋友們對唐山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通報疫情情況。
3月20日0—24時,唐山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無癥狀感染者3例,這5名病例均及時閉環轉運至市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集中救治,目前病情平穩。截至3月20日24時,本輪疫情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例,無癥狀感染者3例。流調排查出的密接、次密接,均已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隔離醫學觀察。
昨天省會議后,唐山市迅速落實省主要領導指示要求和省會議精神,連夜召開會議,進一步有效實施全域封控等措施,深入開展全域全員核酸檢測、流調溯源等工作。
一、及時有序開展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堅持優化力量,提升能力,既要速度,更重質量,采取敲門入戶、網格化推進等手段,快采、快檢、快轉、快報,做到應采盡采、應檢盡檢,杜絕出現漏檢、誤檢。截至20日下午6點,對全市18個縣市區、開發區,239個鄉鎮街道,6161個村居進行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
二、深入開展隔離管控工作。按照省集中隔離點規范標準,認真執行隔離場所“三區兩通道”“一人一間一衛”等要求,強化閉環管理。全市共儲備集中隔離點375個,單人單間33166間。市級方艙隔離治療點二期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唐山市隔離治療能力。
三、精準開展醫療救治。目前,累計隔離治療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12例。定點救治醫院按照“一人一策一方案”要求,采取中西醫結合,對癥施治,嚴密監測呼吸體征和體氧變化,患者病情均平穩。
四、集中力量開展防控。迅速啟動“萬名干部下基層”工作機制,實行市、區兩級下基層干部就地下沉,動員機關其他干部積極在本社區現場報到、志愿服務。截至目前,已有47721名市直機關干部下沉社區。組織服務隊1003支,志愿者8890人,全力投入到封閉管控、值班值守、檢測隔離、流調溯源、人員轉運、物資保障等工作。
下一步,唐山市將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從嚴從緊從快從實抓好防控工作,盡快斬斷疫情傳播鏈條,盡早實現社會面清零。
一是精準開展流調溯源。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流調力量,圍繞新增確診病例深入排查密接、次密接等風險人員,徹查行動軌跡、出入場所,確保不漏一人;圍繞目前掌握的傳播鏈條,進一步加大溯源力度,堅決控制病毒傳播。
二是深入做好核酸檢測。堅持質量和速度并重,對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開展“回頭看”,同步推進下一輪核酸檢測,對判定的密接、次密接迅速轉運、分類隔離,確保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盡快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
三是加強科學救治。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做到每一名患者“一人一策一方案”,集中優質資源開展救治,確保輕癥病例不轉為重癥、危重癥病例,確保不出現死亡病例。
四是全力做好社會穩控。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確保群眾正常生活。充分發揮基層干部、網格員、志愿服務者的作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基層管理工作。及時發現工作漏洞,切實補齊工作短板,迅速回應群眾關切。
借此機會提醒唐山市廣大群眾,積極配合落實各項防控舉措,正確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希望大家積極主動參與核酸檢測篩查,參與度越高,越會更早地發現感染者,更早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
我相信,通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盡快取得這場疫情防控戰役的最終勝利。
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張玉德同志的權威發布。
下面,請張雪梅同志進行發布。
唐山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雪梅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
首先,感謝大家對唐山市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的關心與支持。唐山市出現突發疫情后,市商務局第一時間啟動了無接觸網格化保供體系,建立起了“保供企業—保供站(點)—網格員—居民家中”鏈條式儲備供應體系,保證生活必需品“備的足、進得來、調得出、供得上”。目前,全市糧、油、肉、蛋、菜、奶等13種生活必需品和衛生紙貨源充足、渠道暢通、供應穩定、運行平穩。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物資保障的儲備體系。全市共確定了3172家保供企業,237家重點供應鏈企業。其中,市級層面分別從商超、市場、批發、儲備環節確定了13家市中心區重點企業,作為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主渠道。目前,各縣(市)區重點保供企業共儲備糧、油、肉、蛋、菜、奶等“13+1”種生活必需品61399噸;市中心區重點企業儲備20845噸,按照封控狀態下居民每日供應需求,能夠滿足市中心區廣大居民需要。
二是建立輻射全域的網格體系。先后制定下發了《關于建立唐山市應急生活必需品網格化保供體系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的緊急通知》,在全市范圍組織建立了市、縣(區)、鄉鎮(街道)、小區(村)四級生活必需品網格化應急保供體系。目前,全市共設立保供站(點)7329個,其中路南區221個、路北區229個、高新區141個;組建市場保供隊伍6343個,保供人員39196人,其中路南區260人、路北區1705人、高新區549人。
三是建立保障應急的中轉體系。市級層面建立了2個市中心區應急保供中轉站,啟動后將24小時專人值守,確保市域外保供車輛和城內保供車輛的有序對接,并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舉措,確保外地物資安全有序進入市內。同時,要求非中心區的縣(市)區也要在域外建立應急保供中轉站,并按照規定舉措明確專人、做好防控,實現縣域內外的有序銜接。截至目前,全市各縣(市)區已全部建立了應急保供中轉站。
四是建立暢通有序的配送體系。保供方式上采取以包含蔬菜包、米面油包、肉蛋奶包、調味品包、方便食品包等不同品類生活必需品為主要內容的“標準包”模式,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進行配送,確保群眾所需配送到位、供應到位。在線上配送方面,市級層面啟動了“商務局在家買”微信小程序,由嚴格防疫管理的外賣配送人員按照市統一安排送到保供站(點)。在線下配送方面,先后發放保供車輛通行證1409個、保供企業證明122份,對司機等保供人員進行每天核酸檢測,全力保障市域內保供企業運輸通暢,確保從供應鏈端到保供站(點)運輸暢通。
五是建立直達居民的供給體系。為使保供體系更加便捷、全員周知,在確定的所有保供站(點)均懸掛“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點標識牌”,并向本轄區內居民公布保供企業、保供人員聯系方式;各社區(小區)網格員以社區為單位建立微信保供群,及時了解收集居民生活需求,第一時間對接各保供站(點)獲取物資,并負責生活必需品(標準包)到居民家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工作。對鰥寡孤獨、孕產婦等特殊群體的物資需求和保供情況單獨建立臺賬,全力滿足其生活需要。
此外,全市商務系統積極做好大型商場、超市等商務領域人員流通密集場所的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推行“看住門、護住嘴、勤廣播、嚴消毒、控人流、快報告、留監控”工作方法和商場超市防控基本措施25條。重點人員流通密集場所均建立健全了掃碼測溫、佩戴口罩、定時消殺、避免聚集等防控措施。同時依托批零住餐等市場主體和商務部門工作群,引導企業建立防疫問題反饋機制,確保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處置,全力為百姓打造安全、穩定、正常的生活供應環境。
雖然我們已經提前建立相關保供機制,但受疫情突發影響,還存在保供站(點)與居民連接不順暢等實際問題,我們將盡快調整完善到位,確保“最先一米”和“最后一米”間的無縫暢通,讓百姓生活安心、舒心、便捷、安全。
也希望廣大媒體朋友在全市生活必需品的物資穩定、供應穩定、價格穩定等方面繼續給予關注支持,對全市保供工作的不足之處繼續給予監督提示。
我就介紹這些內容,謝謝。
主持人:感謝張雪梅同志的權威發布。
下面,請張惠德同志進行發布。
唐山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張惠德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任務艱巨,全市已進入全面應急狀態。為有效阻斷疫情傳播途徑,堅決防止疫情蔓延擴散,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相關規定,自2022年3月20日零時起,在唐山市行政區域內主干道路(不含高速公路)實施每天24小時臨時性交通管制,全面加強對出入市人員、車輛的查控,嚴防市外疫情流入、市內疫情輸出。
一、疫情期間交通管控的基本原則
貫徹落實“從嚴、從緊、從實”的總要求,“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和社會面動態清零的總方針,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疫情防控的各項部署,全面加強出入市道路通行車輛及人員疫情查控,堅決防止疫情由唐山市擴散外地,堅決防止疫情再輸入唐山市和在市內擴散漫延,堅決當好政治護城河,守好首都“東大門”。
二、疫情期間交通管控組織領導
根據唐山市新冠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迅速成立交通管控指揮部,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來廣普任總指揮,市政府副市長郝志軍任副總指揮。成員單位有市公安局、市委政法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國資委、市交通發展集團、北京鐵路局唐山站、北京鐵路局唐山北站、三女河機場、唐山海關、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委政法委,由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張惠德任辦公室主任,公安、交通、衛健等部門的主要領導任副主任。負責疫情期間交通管控工作的組織、協調、推進及督導各項要求的落實。各縣(市、區)也都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交通管控應急指揮體系。
三、疫情期間道路交通的管控措施
本著“網要撒大、科學精準”的要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對環市界進出唐山市的路口,采取設置物理隔離和道路檢疫站等方式實施管控,非特別情況禁止通行。通過管住大交通,防止疫情流入輸出。對環縣域和轄區內其他行政區域的邊界交通路口,由屬地縣(市、區)黨委政府負責,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安排交通管控措施;通過管好小交通,限制人員流動、聚集,防止疫情在市內擴散漫延。
截至目前,全市共封控大小路口758個,其中設置檢疫卡點298個、物理隔離460處,共出動政法干警2648名、其他干部職工2784名。截至20日下午18:00,共檢查車輛157058輛次,勸返67728輛,保障防疫應急車輛通行4603臺;檢查人員214017名,勸返80621名,移交衛健部門15名。通過兩天的運行,交通管控工作基本做到了正常高效運轉,查控工作做到嚴格規范。
2.全市公路交通客運運輸場站暫停營業,對于來唐乘客予以勸返。公交車、出租車、客運班線、旅游包車、通勤車暫時停運停開。
目前,唐山三女河機場已暫停所有進出港航班;全市14個客運站,49家客運企業,515條客運班線1104輛客運班車、176條縣區公交客運班線1097輛縣區公交客運班車、741輛客運包車(含通勤車)、44家出租汽車公司7451輛出租車已全部停運;正在報請國鐵集團暫停發售唐山轄區12家火車站車票。
3.實行交通管制后,全市行政區域內所有道路,除醫療救護車、消防救援車、軍警車輛等特種車輛以及持有相關部門核發通行證件的疫情防控、民生保供、應急物資運輸等車輛外,其它車輛禁止通行。對于人民群眾的特殊緊急需求,制定相應的保障措施,后邊要說到。
這里還要專門說明一下,對于高速公路我們只管上下口,從唐山市過境的高速公路保持暢通,而且只對16個平時車流量較少的小口進行物理封堵,其余46個高速口均實行人工查驗檢疫管控。
四、特殊需求車輛及人員通行保障措施
在交通管制之后,堅持把保證防疫需要、保證民生需求、保證應急處置作為基本前提,所以我們在制定政策時堅持民本思想、堅持防疫大局,對應急、救援、民生保障車輛及特殊需求車輛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憑通行證,測溫并查驗健康碼、行程碼、核酸檢測證明后允許通行。
1.人民群眾因急病就醫、孕產婦轉運、殯葬等緊急特殊事宜,需進出行的車輛和人員,查驗健康碼、行程碼、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村委會、社區出具的證明后允許通行。
2.對于因防疫需要和其他公務的視察檢查督查人員、防疫專家、媒體記者等公務人員和車輛,憑防控辦制發的通行證允許通行。
3.參與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憑機關、單位制作發放的通行證允許通行。
4.水電氣暖、通訊、環衛、糧油物資等保障人民群眾生活和城市基本運行的公共服務人員,憑所在單位主管部門的證明,在查驗健康碼、行程碼、核酸檢測證明并測溫后允許通行。
對于外地來唐的拉運防疫物資、民生保障物資的車輛,如果未帶派出單位的證明,可以由在唐山市的接收單位證明,在查驗健康碼、行程碼、核酸檢測證明并測溫后亦允許通行。
5.人員、車輛通行證和證明材料發放堅持“誰發放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嚴格編號和留檔制度,登記載明使用單位人員信息。經過的檢查卡口也要進行登記。
截至目前,市縣兩級共制發車輛通行證和一次性證明信19690張,保障了特種車輛、保供車輛、應急車輛、防疫物資運輸車輛和人員的通行。
交通管控是阻止疫情傳播的重要措施和關鍵抓手。疫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前期我們做到聞令而動,快速集結。下步我們將進一步改進工作,提升質效。一是堅決扛起疫情防控前哨站的政治責任,進一步嚴格雙向查控,防止疫情輸入流出,以實際行動守好唐山之門、拱衛首都安全。二是統籌好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經濟發展,根據疫情發展走勢及時調整政策措施,做到科學精準。三是加強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交通管制卡口既是疫情防控的“關口”,也是為民服務的“窗口”。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卡口值崗執勤人員的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提升執法水平,在嚴格中求質效,在規范中求和諧,在熱情中求理解,減少矛盾對抗。
我們堅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正確指揮,有人民群眾的理解與配合,有媒體朋友的監督和支持,一定能更好地發揮好疫情防控的前哨關口作用,有效阻斷傳播途徑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交通管控的合格答卷。
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張惠德同志的權威發布。
下面,請史林友同志進行發布。
唐山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史林友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
感謝大家對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關心。
疫情發生后,唐山市教育系統把疫情防控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由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教育局長史林友任組長的市教育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立即啟動應急程序,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暫停學生返校校園封閉管理。3月19日上午,市教育局印發緊急通知,要求路南、路北、開平、古冶、高新5區所有學校實行住宿生封閉管理,走讀生暫緩返校。3月20日上午,再次印發緊急通知,明確從3月21日起,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中職學校已離校學生暫緩返校,由學校組織開展線上教學,返校時間視疫情形勢另行通知,留校師生實行全封閉管理,由學校組織教學活動。
二是指導疫情關聯地區學校提升應急處置能力。連續印發《學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指南》《唐山職業技術學院疫情突發情況處置案例》和《校園疫情應急處置明白紙》,認真落實“十要十不要”措施,指導疫情關聯地區學校做好應急處置。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嚴格落實“六個一律”封閉管理要求,強化學校24小時值班值守,加強師生日常健康監測,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
三是加強封閉學校的管理。市教育局連續印發《關于做好封閉留校師生疫情防控和管理服務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切實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食堂及后勤保障人員管理的通知》,嚴格住宿生封閉式管理,保障應急物資,保障師生飲食供應,實行錯時錯峰就餐,對食堂后勤工作人員實行嚴格的健康監測。
四是強化校外培訓機構監管。責令全市所有校外培訓機構一律關停,一律停止線下教學培訓活動,各校外培訓機構開班時間視疫情防控形勢另行通知,嚴防聚集性疫情和通過學生把校外疫情帶入校園。
五是全面組織線上教學。市教育局印發《關于做好線上教學有關工作的通知》和《關于疫情期間數字教材免費使用的通知》。“唐山市空中課堂”于3月21日正式開課,免費教學資源達到1.2萬余節。同時還推薦利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河北省基礎教育在線教學資源平臺”等平臺資源,豐富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
六是對被隔離學生實行“一對一”包聯。為每一位被確定為密接、次密集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的學生實行“一對一”包聯關愛機制,安排教師負責輔導學生課程,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和安撫。
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統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根據疫情防控工作實際,一是強化研判,科學防控。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趨勢,對突發情況迅速反映、及時報告、妥善處置,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堅決遏制疫情在校園傳播蔓延。二是優化資源、保障教學。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通過采取線下自主學習、線上反饋答疑的方式開展教學,指導學生和家長科學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學生充足睡眠。三是強化保障、夯實管理。已印發通知要求全市教育系統教職員工和學生模范遵守防疫紀律,全員參加核酸檢測,保證應檢盡檢、不落一人。密切關注封閉管理留校師生狀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學校提供充足物資保障,特別是保障低齡段住宿學生生活起居,在妥善安排師生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同時,切實解決住宿、就餐、洗浴、熱水供應等必要需求。四是加強關懷,維護安全。通過已發布的《唐山市教育局疫情期間致廣大家長的一封信》,倡導家校協同,關心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加強教育引導,回應合理訴求,消除學生憂慮和恐懼。強化學校安全管理,嚴防校園安全事故發生。
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史林友同志的權威發布。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朋友舉手示意,并在提問前通報您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新社:流行病學調查對控制疫情發展與蔓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請問目前新增病例的流調工作情況如何?
主持人:請市衛生健康委四級調研員張玉德同志回答
唐山市衛健委四級調研員張玉德
3月20日,唐山市新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3例無癥狀感染者。具體情況如下:
新增確診病例2例:
新增確診病例1 現住豐潤區。近期主要活動軌跡:豐潤石各莊鎮女過莊村、豐潤早市,高新盛華市場、老莊子鎮曼迪超市(原金客隆超市)及斜對面鴨貨熟食店、三女河村菜鳥驛站。
新增確診病例2 現住豐潤區。近期主要活動軌跡:豐潤開爾尚城小區、浭陽雅園智慧托管、浭陽錦園小區、晨坤文體辦公用品店,高新沙霧莊村、盛華市場、老莊子銀龍加油站、老莊子鎮十字街,開越路比亞迪和吉利汽車4S店、唐豐路長安汽車4S店、大慶道奇瑞汽車4S店等。
無癥狀感染者3例
第1例 現住玉田縣。近期主要活動軌跡:玉田虹橋鎮珠樹塢三村、二郎廟市場、金玉市場、鴉鴻橋鎮雙雙超市旁某餃子館、虹橋鎮中學(未進校)、南環路核酸檢測點等,高新盛華市場,路北君瑞市場等。
第2例 現住路南區。近期主要活動軌跡:路南鑫坤冷庫、老胡新天地鹵肉飯館、華盛超市(新華道店)、四海制冷(永紅橋附近)、南湖醫院、路南市場監督管理局永紅橋分局、文化路與國防道交叉口某驢肉火燒館、吉祥彩鋼等。
第3例 秦皇島市海港區人。近期主要活動軌跡:秦皇島市海港區紅衛里小區、秦皇島市海陽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盧龍縣奧星食品公司、撫寧區宏都冷庫、北戴河區南戴河市場、昌黎縣匯鑫速凍食品公司,唐山盛華市場等。
主持人:謝謝張玉德同志的答問。請記者朋友繼續提問。
河北日報:我想請問唐山市商務局領導,據了解今年啟動的“保供企業—保供站(點)—網格員—居民家中”鏈條式儲備供應體系與以往相比有所不同,能詳細介紹下嗎?
唐山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雪梅
感謝您的提問。
為切實保障應急狀態下群眾生活必需品的供應,我們在既有工作基礎上,充分借鑒西安以及省內石家莊、邢臺等地成功經驗,以最大程度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最大限度避免人員流動和接觸為目標,從前端貨源保障,到中端物流運輸,再到應急中轉,最后到末端保供站點、網格配送,各個環節都有明確要求、具體部署,形成了全鏈條閉環式的保障體系。新的保供體系有4大特點:
一是保供站點覆蓋全域,輻射范圍廣,且有標識、有專人負責、有聯系途徑、更有充足物資,能夠充分滿足全市居民需求;
二是網格化保供體系將每個環節具體到企業、責任到個人,能夠在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節省人力、物力,并能夠實現生活必需品直達居民家中。
三是在保供方式上,采取了提供“標準包”這一新的模式,包括蔬菜包、米面油包、肉蛋奶包、調味品包、方便食品包等各方面的生活必需品內容,并采取線上+線下方式進行配送,能夠更加便捷的滿足群眾不同層面需求。
四是市縣兩級都建立了應急中轉站,主要是基于極端情況下,為生活必需品供應增加貨源保障,能夠確保全市生活必需品時刻充足、供給到位。
主持人:謝謝張雪梅同志的答問。請記者朋友繼續提問。
河北工人報:我想請問市教育局領導,請問,中小學校(幼兒園)、中職學校已離校學生暫緩返校,實施線上教學。在確保“空中課堂”更充實、更豐富上,市教育局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對廣大家長有什么建議嗎?
唐山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史林友
感謝記者的提問。
這個問題,家長和社會十分關注,作為教育部門,我們也進行反復研究和認真部署。
一是科學組織線上教學活動。3月20日,市教育局印發《關于做好線上教學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學校統籌考慮居家學習和返校后學習的銜接,避免單純文化知識教學,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放在首要位置。鼓勵教師通過直播、錄播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
二是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目前,“唐山空中課堂”免費教學資源已達到1.2萬節,全部由市級名師、骨干教師按學段、分學科錄制,供全市師生免費共享。另外,還有“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河北省基礎教育在線教學資源平臺”等平臺資源可供學生選擇,極大豐富了學生多樣化需求。市教育局協調新華書店為因社區封控管制、居家封閉手中沒有教材的近4萬名教師及時免費提供線上數字教材;與電信、聯通、移動公司溝通,為線上教學教師增加網絡流量、語音通話等優惠服務,提升網上課程效果。
三是合理安排教學時長。為保證學生勞逸結合和用眼健康,中小學線上教學每課時不超過30分鐘,每日組織學生線上學習時間小學不超過3課時、初中不超過4課時、高中不超過6課時。
四是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嚴格落實““雙減””政策,指導各學校科學設計作業的形式和內容,布置彈性作業和分層作業。小學一、二年級不安排書面和在線作業,三至六年級學生每天書面和在線作業總時長控制在60分鐘以內,初中學生每天書面和在線作業總時長控制在90分鐘以內,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鼓勵布置美育、體育和勞動作業,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我們建議廣大家長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廣泛開展閱讀。不要在學校線上教學結束后,額外增加學生學業負擔。提示孩子在連續觀看電子產品30分鐘或連續讀寫紙質材料40分鐘后,要遠眺放松、保護眼睛。建議家長適當安排一些室內體育鍛煉活動,增加學生運動量,提高自身免疫力,真正做到學而有法、宅而有序、勞逸結合。
主持人: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感謝各位嘉賓的翔實發布與答問。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