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高新區的孩子們迎來了““雙減””后的第一個寒假。為保障廣大師生假期安全,高新區社會事務局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并下發寒假安全、疫情防控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大力倡導假期不遠行、不聚集、視頻拜年、居家過節,并指導學生、家長朋友科學防疫,做好日常防護。高新區持續保持對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的高壓態勢和對違法違規辦學的“黑班黑校’、在職教師補課行為的打擊力度,嚴防聚集性疫情發生。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的第一個寒假,告別了各式各樣的學科類補習班,告別了大量的寒假作業和“題海戰”,高新區為孩子們“合理配餐”,根據班級、年齡、地域及學生的個性特點,把安全防疫、勞動實踐、學習創新、體育健康、德育美育裝進書包,讓孩子的假期生活更加充實快樂,營養豐富。
安全防疫兩手抓。寒假生活,以安全健康為基礎。高新區持續加強對學生的安全、防疫宣傳教育,以落實當前的疫情防控要求,防范火災、冬季滑冰溺水、觸電、交通意外、食物中毒、電信詐騙等易發、多發的寒假意外事故為重點,制定寒假計劃,開展一系列學生、家長喜聞樂見的宣教活動,并指導家長落實監護職責,共同為學生的寒假安全保駕護航。
體教融合強根基。“少年強則國強”,為強壯中小學的體質,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鍛煉習慣,高新區根據學生發展規律,科學規劃每日運動量,制定下發《高新區中小學寒假體育鍛煉計劃》,選擇一些不受時間、場地、器械的限制,可操作性強的多種體育鍛煉形式,圖文并茂。學生可根據興趣自由選擇鍛煉計劃,并通過親子互動、體育游戲等增加寒假體育活動的趣味性,保證寒假體育作業不流于形式,做到停課不停學,居家不停練。
勞動教育促發展。推進學生家庭勞動教育日?;?,高新區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年齡特點,圍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自理和家務勞動,從簡單的疊被子、洗衣服、拖地掃地,到難度較高的制作飯菜、日常采購、管理家庭開支等,推出高新區中小學日常生活勞動必會清單,既保證孩子能夠在家務勞動中體驗自身價值并獲得滿足感,又能避免難度過大,孩子因挫折產生抗拒和畏懼心理。高新區將家庭勞動的參與、勞動技能的掌握、勞動收獲等加入學生綜合評價體系,以促進體質體美勞全面發展。
德育教育注靈魂。中小學德育教育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才”的重要一環,對全面提升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愛國主義情懷具有重要意義。寒假期間,高新區持續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堅持每周閱讀愛國主義書籍或觀看影視材料,了解革命先烈、英雄人物、防疫楷模的先進事跡,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愛國熱情;開展“爭做疫情小衛士”系列活動,以講一個防疫故事,錄制一個防疫短視頻、繪制一幅防疫宣傳畫、開展一次防疫志愿服務為主題,加強家長的情感培養和紐帶聯系,推進全民抗疫;寒假期間,以設計一組垃圾分類宣傳畫、寫一封環保倡議書、制作一張節約糧食手抄報為主題,大力倡導低碳環保生活,培養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開展紅領巾之聲廣播,宣講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筑牢愛國根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高新區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將““雙減””政策融入學生寒假生活,讓教育回歸本質,做到了“減負不減質量、減負不減責任、減負不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