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12月15日訊(記者 馮喆)12月15日,唐山市召開“我為群眾辦實事”之志愿服務工作成果展示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全程如下。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 王鵬程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唐山市是中國志愿服務的發源地之一。唐山大地震后,一大批愛心人士通過幫孤助殘走上了志愿服務之路。幾十年來,志愿精神早已融入唐山人的靈魂,并在傳承中被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煥發出旺盛的生機與活力。新時代新唐山,通過不斷建立健全志愿服務工作機制,培育志愿服務文化,拓展志愿服務項目,扎實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全市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社會化,全市形成了“人人爭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圍,志愿服務已然成為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名片。
今天,我們高興地邀請到唐山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劉勇先生,就我市志愿服務有關情況進行發布。
首先,請劉勇先生進行發布。
唐山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 劉勇
尊敬的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同志們:
大家好!首先,向在百忙中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各位新聞媒體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對大家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我市志愿服務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就唐山市志愿服務工作的相關情況向大家做一下通報。
唐山市是中國志愿服務的發源地之一。唐山大地震后,一大批愛心人士通過扶孤助殘走上了從事志愿服務之路。自1990年新華社向全國播發通稿“誰說雷鋒沒戶口,唐山雷鋒月有!”起,唐山的“月評學雷鋒十佳事跡”活動已持續開展了32年,是享譽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品牌,雷鋒精神的持久浸潤為唐山志愿服務行動提供了精神滋養。
唐山志愿服務主要圍繞制度化、常態化、社會化“三化”建設開展的。
一、完善體系,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志愿服務體系”,為志愿服務制度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唐山市以培育社會文明新風尚為目標,不斷加強頂層設計,重點健全三項體系,實現了志愿服務制度化。
一是健全政策法規體系。我市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實施意見》《關于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務組織的實施意見》《唐山市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流程和活動項目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2010年制定出臺了《唐山市志愿服務條例》,對志愿服務的組織管理、志愿活動的考核表彰進行量化和細化,實現了志愿服務的地方性立法,為志愿服務提供了保障。
二是健全組織領導體系。我市在市、縣兩級分別成立了志愿服務指導委員會(志愿服務工作協調小組),統籌謀劃志愿服務工作。2003年1月,成立了唐山市志愿者協會,各縣(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縣級志愿者協會,全面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動員和協調各方力量參與志愿服務,為志愿服務提供了保障。
三是健全工作服務體系。2017年,我市在河北省內率先成立市、縣兩級志愿服務組織孵化基地(社會公益志愿服務之家),逐步形成了覆蓋市、縣兩級的孵化基地。同時,在各公共場所、社區、窗口單位、景區景點建立了標準統一的學雷鋒志愿服務站3856個,開展關愛幫助、文明勸導、扶老助殘等志愿服務活動,方便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獲得志愿服務,為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提供了平臺。
二、強化管理,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
唐山市積極探索、勇于實踐,扎實開展各項志愿服務管理工作,緊緊抓住三個關鍵環節,實現了志愿服務常態化。
一是強化志愿服務注冊。我市依托“燕趙志愿云”志愿服務注冊管理系統,發揮大數據優勢,進行志愿者注冊招募、項目發布、時長記錄,實現了志愿服務全過程的動態管理。目前,唐山“燕趙志愿云”實名制注冊志愿者達147.37萬名,注冊志愿團體5502個;通過“燕趙志愿云”系統累計發布志愿服務項目1.8萬多個;有志愿服務時間記錄的志愿者占注冊志愿者總人數比例達87%。
二是強化志愿服務培訓。2018年,我市在河北聯合大學、唐山師范學院分別建立了市級志愿服務培訓基地,配套實施“志愿者全員培訓計劃”,通過講座、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經驗交流等方式,分批次對全市志愿服務組織及志愿者提供理論指導、技術支持和實踐訓練,讓志愿服務更專業,更貼近服務對象的內在需求。目前,已開展志愿服務專題培訓24期,年均培訓6萬人次。
三是強化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我市下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機制建設的實施方案》,精準打造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推行“菜單化”服務,建立了百姓“點單”、實踐站(中心、所)“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相互貫通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模式。2021年以來,利用節慶、節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各地集中開展了清明、端午、七一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3852場。
三、品牌引領,推動志愿服務社會化
唐山市的志愿者以雷鋒為榜樣,以服務社會、盡力公益為己任,創造性開展品牌志愿服務活動,突出三個努力方向,實現了志愿服務社會化。
一是對接群眾需求。我市連續6年開展鄰里守望“十個一”志愿服務活動,使全市1.2萬余名空巢老人、2806位殘疾病困兒童得到志愿者“一對一”或“多對一”的生活幫扶,52萬農民工和6萬殘疾人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幫助。開展“訪千樓萬家”活動,靶向定位社區居民共性、個性需求,開展“清潔家園,美化環境”“志愿服務一小時”在職黨員進社區、“關愛行動”等志愿服務活動,讓居民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得實惠。
二是聚焦發展大局。我市圍繞學雷鋒紀念日、抗震紀念日、國際志愿者日等時間節點,組織開展了“雷鋒在身邊·志愿我當先”“為奉獻者奉獻”“弘揚抗震精神·共建大愛唐山”關愛震后療養人員、“暖冬行動”等志愿服務活動;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組織開展了“都來學雷鋒·城市更文明”“文明唐山建設我先行”等志愿服務活動;圍繞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陶瓷博覽會、河北省第五屆園藝博覽會等重要活動,累計提供志愿服務68萬余小時,服務嘉賓百萬余人次,營造了“我為唐山做貢獻”的良好氛圍。
三是助力社會治理。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開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安全帶回家、祥和過大年”“文明出行從我做起”等志愿服務活動。今年以來,全市100余萬名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超過156萬余小時,受惠群眾達500余萬人次,特別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32.6萬名志愿者深入一線有序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貢獻。
下一步,我市將大力培育發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務項目,為志愿服務事業提供發展活力和廣闊空間。同時,突出發展專業化志愿服務組織,將我市志愿服務專業化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 王鵬程
感謝劉勇先生的權威發布。
如果有記者需要采訪或核實有關情況,請與市文明辦志愿服務指導中心聯系。
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