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走進高新區正在建設中的智慧高新指揮中心看到,城管、城建、環保、交通、社區、公安等關系百姓生活的實時數據跳動在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城市管理者以此平臺作為“城市大腦”,可以全面掌控全區重點領域的變化態勢,提升資源統籌效率和管理決策能力……今年以來,高新區讓數字化點亮城市智慧管理,以智慧管理“解碼”城市治理。
將城市管理向“數字管理”轉變。高新區依托“冀時辦”平臺,使申報、查詢、互動等事項“應上盡上”,權力清單、交通出行、投資項目等熱門服務“應有盡有”,構建了“一云承載、一網通辦、一次辦好”的政務數據治理模式。開發高新區企業綜合服務網站,企業從注冊成立、場地廠房到創新研發、金融服務等都能實現100%線上受理;開發了線上服務超市,將企業的需求端與市場服務供應端鏈接在一起,為企業快速提供綜合服務。同時,推行“打包辦、提速辦、簡便辦”,構建了“一窗受理、按責轉辦、內部流轉、統一出件”的審批服務新模式,已受理各類審批事項2000余件,即時辦結事項從接收材料到辦結不超過50分鐘,限時辦結事項在規定辦結時限基礎上提速50%以上。通過“一窗通辦”,把方便、有序最大限度讓給群眾,通過后臺聯動把麻煩、矛盾、跑腿留給自己,切切實實提高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和獲得感。
數據“動”起來、“跑”起來,讓環境治理擁有了“智慧大腦”。近年來,高新區結合園區定位和產業規劃,提高環境準入門檻,通過對監測點位的數據分析、科學研判,將餐飲油煙作為整治重點,在全市率先啟動餐飲油煙智能管控平臺建設,對轄區內152家營業性餐飲單位的油煙濃度、顆粒物濃度、非甲烷總烴濃度和風機狀態、凈化器狀態進行實時監控。根據大數據信息,平臺為環保決策科學化、監管精準化提供了有力支撐,有效改變了“巡查靠人、管控靠走”的被動局面。今年3月,又將監測點周邊小區的16個公共煙道接入平臺,進一步拓展了智能管控范圍。在此基礎上,建成了智慧環保指揮平臺,將餐飲油煙管控、秸稈禁燒監控、固定污染源在線監控等平臺進行整合,同時,增加生態環保監管網格化功能,真正做到了“用數據支撐監管、用平臺輔助決策”,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依托5G技術,“云端”護航群眾健康。國家工信部近日公布了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名單,由高新區企業啟奧科技開發的唐山智慧醫療共同體綜合服務平臺入選。2020年以來,為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群眾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高新區依托“96519”平臺,采用“軟件系統+智能硬件終端+專家資源+運維服務”的模式,推進分級診療,打通了對接三甲醫院專家的“綠色通道”,開設了常見病、慢性病等多種疾病的“云診室”,能為群眾提供圖文問診、視頻問診、在線處方開具、在線支付、送藥上門等服務,真正實現“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目標,切實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截至目前,全區鄉鎮(社區)衛生院、村衛生室全部納入平臺,讓優質醫療資源觸“云”可及,打造醫聯體同頻共振的智慧醫療高新樣板!
“數字化建設”賦能社區幸福生活。去年起,高新區以新景樓社區為試點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搭建了智慧安防、智慧家居、智慧分類、智慧環測四大板塊和多個應用系統,社區內的多功能檢測儀、質量傳感器能實時監測PM2.5、溫度、濕度等指標,群眾可以根據這些指標安排外出、健身等活動。目前,高新區已基本實現智慧社區全覆蓋。
在城市智慧社區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高新區又以詹官屯村為試點率先打造智慧農村,將數字化技術手段與社會管理、村民實際需求相結合,構建集村民管理、工作管理、環境管理、治安管理“四項管理”,集跑辦服務、生活生產服務、特殊人群服務、公共服務、自助服務“五項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鄉村數字化治理平臺。走進詹官屯村數據指揮中心,村莊三維實景圖撲面而來,村內每幢房屋、屋內人員類別、人員信息、防疫情況、基礎設施等信息在顯示大屏上一目了然。此外,視頻監控體系給村莊穿上了“安全鎧甲”,衛生環境智能監督管理、秸稈焚燒等火點實時監測報警,出入村莊人員車輛動態抓拍識別,實現環境、治安管理的智能化和可追溯。在詹官屯村,戶外配置智能燈桿、智能坐椅、智能健身器材,戶內配置智能電表、燃氣報警器,用電、燃氣、社保、醫療等線上繳費服務,個人生產生活信息、需求平臺推送發布……
以智慧管理“解碼”城市治理,高新區正在讓城市運行更科學、城市管理更高效、城市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