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女孩视频,国产黄网在线观看免费版,亚洲特黄大黄一级毛片,国内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首頁> 區內動態> 區內動態
唐山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農村創建成果展示”新聞發布會
發布日期:2021-06-25 閱覽量:6413 字號: +放大 -縮小

長城網6月24日訊(記者 徐倩)6月24日,唐山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農村創建成果展示”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全程如下。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 孫偉光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文明城市創建范圍逐步擴展到鄉村,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示范樣板,既是創建文明鄉村的重要標準,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

今天,我們高興地邀請到豐南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強;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楊建剛,就文明鄉村創建工作有關情況進行發布。

首先,請張強部長就豐南區推進文明鄉村創建工作的有關情況進行發布。

唐山市豐南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張強

今年以來,豐南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統籌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各項工作高效有序推進。

一、突出特色亮點,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區

強化整體布局。堅持因地制宜,結合區情實際,科學規劃鄉村振興“一帶一線四區兩組團”發展模式。即:沿205國道和唐津運河打造貫穿東西的百村示范帶,沿豐堿路打造聯通南北的百村示范線,高標準建設唐津運河流域文旅融合、黃各莊產業發展、大齊各莊紅色文化、胥各莊城郊融合示范區,提升錢營鎮農旅結合和岔河鎮田園風光組團,實現了“點上出彩、線上成景、全面開花”。堅持精品理念。高標準推進胥各莊鎮城郊市級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投資3200萬元,沿205國道和稻胥路沿線,同步實施村莊綠化、街道提升、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75個,打造嶺子上村黨建主題公園和游園、東望馬臺村滿族風情村、西望馬臺村四季采摘園、小王莊村休閑農耕體驗園等一批特色節點,建設最美城郊型鄉村振興精品線路。目前,示范區村莊綠化工作已經基本完工,其他項目已于5月中旬全面開工。突出特色亮點。實施“1090”工程,推進11個市級示范村、24個區級示范村、65個提升村建設。重點抓好每村發展一個特色產業、創建一條精品街道、實施一個亮點工程、創新一個治理模式的“四個一”建設,計劃投資8200萬元,實施特色產業、公共基礎設施、村莊美化等各類項目211個,正在陸續開工。

二、全域鞏固提升,努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重點開展四個專項提升行動。農村街道提升行動,計劃完成15個鄉鎮187個村118萬平方米的道路修繕,實現全區農村街道完好率100%。廁所革命提升行動,實現了“專業收集、定點存儲、集中處理、循環利用、全程監管”的規范化運營。污水治理提升行動,確定了小型污水處理站、聯戶聯街小型污水收集站、改廁與污水相結合等三種治理模式。村莊清潔提升行動,強化日常監管,每月村莊整體排名,每季度對鄉鎮進行拉練評比,對鄉鎮、村、物業公司統一進行考核,確保村莊整潔。

三、加強思想引領,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發揮德治在鄉村社會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強化道德引領,廣泛開展立村規、唱村歌等活動,實現村規民約全覆蓋,65個村創作了村歌;發揮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和各類文化活動組織的作用,引領廣大群眾移風易俗,自覺破除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連續組織七屆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122名模范人物在各行各業引領道德風尚;文明村鎮評選比例達75.3%,1563個文明家庭掛牌授星,潛移默化地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挖掘傳承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以大齊趙各莊紅色文化陳列室、大長春村遼金文化廣場等示范點,胥各莊鎮煤河文化、龍號機車,小集鎮銀杏樹等文化資源為帶動,深入挖掘村史村情、文化底蘊和民俗風情,打造了黨史學習教育、村風教育和文化傳承的平臺,發揮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的作用。

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堅持“4563”工作法,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豐南路徑。在工作布局上推進“四化”,規范化建設陣地,精心打造中心、所、站試點;精準化定制菜單,匯聚群眾需求,設定11類100多個服務項目;品牌化培育項目,打造了“‘理’來我往 響亮豐南”等10多個精品服務項目;常態化管理隊伍,通過累計積分、評星授星,兌換商品和服務,增強志愿者的榮譽感,提高注冊志愿者人數,推動形成常態。目前,組建了492支志愿服務隊伍,總數35000多人。在服務群眾上踐行“五單”,通過群眾點單、中心(所站)派單、志愿者接單、社會評單、積分兌單模式,利用冀云豐南手機APP,對接群眾需求,提供優質服務。在實踐成效上實現“六心”,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樂于接受的方法,開展新思想“正心”活動2000余場,文化“潤心”演出10場,政策“聚心”宣講活動300多場次,服務“暖心”活動33場次,法治“安心”宣傳26場次,新風尚“養心”評選活動655場次。在長效推進上強化“三保”,建立了“三級”書記負責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納入區委意識形態考核和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實績考核三項機制,確保任務落地、取得實效。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 孫偉光

感謝張強部長的權威發布。下面請楊建剛調研員就我市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城鄉共建工作的有關情況進行發布。

唐山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 楊建剛

文明城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成果,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稱號,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近年來,文明城市創建范圍擴展到鄉村,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也是創建文明鄉村的重點內容,更是極具價值的鄉村品牌。唐山已經連續四次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極大增強了全市人民的集體榮譽感和整體凝聚力,顯著提升了唐山的城市美譽度。同時,伴隨鄉村戰略的廣泛實施,唐山的鄉村面貌有了明顯改觀,其中形成的寶貴經驗、先進理念和創新做法,有力推動了全市城鄉各項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為全面落實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常態化創建工作,推動“三重四創五優化”活動深入開展,按照市文明辦《關于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常態化創建十項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試行)》要求,成立農村建設工作部,聚焦鄉鎮及道路沿線、行政村、城鄉接合部(鄉鎮管轄區域),全力打響城鄉共建常態化提升行動“三域創建”戰役。

城鄉共建,重在鄉村。創建任務覆蓋全市18個縣(市、區)、170多個鄉鎮、5400多個行政村,涉及鄉鎮及道路沿線方面、行政村、城鄉接合部三個方面,檢查標準27塊、87條。農村創建重點是加強環境衛生整治,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實現常態化保潔;加強居民思想道德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公益廣告宣傳、志愿服務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整治亂扔雜物、隨地吐痰、損壞公共設施等違法失德行為,多方面提升居民文明素養。

城鄉共建,難在鄉村。文明城創建區域由主城區向全域拓展,鄉村區域基礎相對薄弱,社會化服務能力相對不足,群眾生產生活習慣多種多樣,面臨的創建難度更大,給文明城創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戰。為迎接挑戰,確保城鄉共建常態化提升行動“三域創建”戰役取得勝利,我們堅持從四個方面抓起。

一是堅持城鄉一體、全域推進。按照市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常態化創建十項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按照“屬地管理、條塊結合”的原則,堅持問題導向,以網格化、精細化管理為抓手,聚焦薄弱環節,充分把握民風民情,廣泛實施包鄉鎮、包村、包戶等創建機制,合理設置路長、街長、文明崗等創建崗位,靈活運用手機移動客戶端、村鎮公示欄、鄉村大喇叭、村民大講堂等創建載體,推動創建力量向鄉村基層單元下沉,全域推進城鄉共建常態化提升。

二是堅持對標創建、全面提升。評測標準就是創建準繩,對照新版測評體系標準,逐項對標創建,逐項對標提升,攻難點、補弱點、出亮點,真正把測評指標轉化為常態工作。硬化工作舉措,精準對標、精細管理、精致創建,推動各項創建任務落實落地,確保每個創建環節、每條創建指標、每項測評內容、每個創建點位,都以過硬標準圓滿完成農村常態化創建任務。

三是堅持示范引領、系統創建。牢固樹立“抓常態化創建就是抓高質量發展”的理念,把常態化創建工作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優化城鄉生態環境,提高鄉村生產生活條件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與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文明村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推進,堅持基礎設施補短板與環境衛生大整治“兩手抓”,打造精致化鄉鎮和文明鄉村,以示范村、示范鄉鎮、示范區帶動全域常態化創建,形成共促共建,整體推進的創建格局。

四是堅持以人為本、全民共建。從群眾需求出發,聚焦群眾關切和“急難愁盼”問題,把創建工作作為民心工程和“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鄉村基層實踐來抓緊抓實。堅持群眾路線,堅持依靠基層,廣泛發揮基層組織紐帶作用,發揚黨員干部領頭雁作用,帶領和吸引群眾自覺參與到創建活動中來,積極支持創建、積極參與創建、積極配合創建、積極監督創建,形成人人參與共建的濃厚創建氛圍。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 孫偉光

感謝楊建剛調研員的權威發布。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需要提問的記者朋友舉手示意,并在叫到提問前通報所在媒體然后提問,謝謝!

記者:城鄉共建的內容和范圍包括哪些?

唐山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 楊建剛

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反映全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不僅僅是城區這一小部分有創建任務,創建范圍擴展到鄉村,包括全市18個縣(市、區),創建內容涉及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也是創建文明鄉村的重點內容。

記者:城鄉共建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

唐山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 楊建剛

  城鄉共建的重點和難點在鄉村、在城鄉接合部。鄉村區域廣、人員多,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公共服務相對不足,群眾生產生活習慣多種多樣,面臨的創建難度更大;城鄉接合部多數待拆遷、投入少,人員構成復雜,管理困難,對文明城創建工作提出了挑戰。

記者:城鄉共建的舉措都有什么?

唐山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 楊建剛

一是緊緊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群眾是創建的主體,也是創建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只有形成人人參與共建的濃厚創建氛圍,全民創建,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建設好、維護好美麗的家園。二是實行“網格化”管理。城鄉共建的主要任務在鄉村,嚴格“屬地管理”原則,發揮基層組織紐帶作用,逐級明確責任,實現每人頭上有任務,每人肩上擔責任,形成全覆蓋的“網格化”管理格局。三是建立長效機制。按照“疫情防控不放松、城鄉共建常態化”的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為民導向,從源頭上發現解決問題,防止問題反彈。堅持常態化創建,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促進城鄉共建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確保城鄉共建工作持久長效。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 孫偉光

好,記者提問就到這里。

如果有記者需要采訪或核實有關情況,請分別聯系豐南區文明辦、市農業農村局美麗鄉村處。

由于時間關系,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國務院
征集
國務院
客戶端
互聯網
+督查
公眾號 政務公開 政務服務 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