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京東寶地”和“冀東糧倉”美譽的河北省唐山市,近幾年的“三農”工作在原有基礎上搞得更加紅紅火火、亮點串串、碩果累累、生機勃發,著實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以扎實穩健的步伐走在了全省前列。2020年度在全省設區市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唐山市以顯赫成績和特色優勢榮獲全省第一名,基本實現了“爭第一、創唯一”的工作目標。
目前,全市5480個村莊舊貌換新顏,呈現一派“農業強、產業旺、生態美、百姓富、農民喜”的繁榮景象;500余萬勤勞樸實的唐山農民,正以奮進的姿態,意氣風發、喜氣洋洋、昂首闊步、高歌猛進在鄉村振興的金光大道上!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要大上,全靠產業旺;農民日子好,全靠黨領導。這些充滿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樸素哲理,是唐山市各級決策者和指揮者一直努力踐行和不懈最求的真理。
近年來,唐山市委、市政府旗幟鮮明、堅定不移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唐山時提出的“三個努力建成”的宏偉目標和省委提出的“兩個率先”的發展要求,重新審視全市農業,理清工作思路,找準科學定位,緊緊圍繞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聚焦現代農業發展,打造特色鄉鎮,大興綠色產業,推動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今年令人格外欣喜的是,唐山的“綠色奶業”異軍突起,一舉揚名全國,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大支柱,給這座擁有140多年發展歷史的沿海重工業城市披上了生態文明、魅力四射的“綠色外衣”。今年4月23日至25日,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暨河北省第三屆國際奶業博覽會如期在唐山召開。唐山發展綠色奶業、助推鄉村振興的經驗和做法,不僅受到參會的各位領導、奶業專家、生產企業的一致贊賞,還被人民日報、新華社、農民日報、河北日報、河北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向全國宣傳和推廣。“綠色奶業”是唐山推進鄉村振興的顯著標志之一,也是唐山現代農業產業中的金字招牌。
傾力打造規模適度的高質量“示范基地”。唐山市在推進現代農業快速發展中,因地制宜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堅持以“雙十雙百”工程為載體,全面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以來,全市著力發展10個特色產業,培育10個農產品加工集群,創建100個農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基地,創建產值超100億元乳品產業加工集群。截至2020年底,全市鮮奶、生豬、瓜菜、稻米、油料、水產品等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全省第一,農業產業化經營率增幅連續多年居全省領先地位。
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近幾年來,唐山市堅持把現代農業發展融入“十百千”創建工程,在鄉村振興示范區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特色突出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豐潤區西那母莊三村一躍成為聞名全國的“鄉村游”模范村莊。目前,全村1100多畝土地連同村莊整體被打造成了AAA級景區。通過流轉土地把全村建成了生態莊園,32個大棚栽植50種水果,一年四季均可采摘體驗。同時,還把舊村改造為現代化農村社區,建成了水上樂園、酒店、露營公園。202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3億元,集體積累逐年增加,實現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旅游收入近3000萬元。據統計,唐山市目前已建成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3個、示范點5家,省級以上星級休閑農業企業98家,其中國家休閑農業五星級企業7家。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1%,達到20687元。唐山農村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展示了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
在綜合治理農村人居環境中扮靚“美麗家園”。到2020年底,全國發起的以“五清三建一改”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活動,歷經三年決戰已經圓滿收官。唐山農村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市5400多個村莊都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漂漂亮亮,并涌現出許多在全市首屈一指、在省內排名靠前、在全國也有名號的先進典型。其中,遷西縣還獲得“全國村莊清潔活動先進縣”的殊榮,為唐山和全省爭得了榮譽。全市人居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大激發了500余萬農民的追夢激情和堅定“奮斗‘十四五’、讓生活更幸福”的信念與定力。近年來,唐山市在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率先創出了將農村“一處美”擴展為“一片美”、從單一的“環境美”升華為“內涵美”,基本實現了“內外兼修”和“外美內實”,全民愛國衛生活動形成了常態化和長效機制,受到省和國家的充分肯定。在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堅持全域治理“一盤棋,實施“清拆建管”協調聯動,并健全實施“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的綜合考評機制,打贏了一場村容村貌徹底“翻身仗”。據統計,全市共根治陳年違建5.3萬余處,破解了多年欺街占道、私搭亂建的“老大難”難問題,全市所有村莊全部完成了村莊清潔階段性任務。縱觀全市農村,處處是美景、路路是風景。垃圾分類管理正在步入規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的軌道,全面實現垃圾閉環式處理指日可待。美麗鄉村建設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綠美亮凈硬”工程配套完善。兩年來,全市新增村莊綠化面積13.1萬畝,新裝更換路燈6.3萬余盞,建成高標準美麗庭院87萬余個。遷西縣還利用庭院發展“微型產業”,打造足不出院的“萬元戶”;遵化市、灤州市、樂亭縣、豐南區治理人居環境相繼推出了“一街一長制”;玉田縣全部實施了“三包一”的網格化管理模式。
推進鄉村振興得益于財政金融部門的“鼎力支持”。僅2020年,全市就整合安排中央、省、市、縣各級財政涉農資金共計82.4億元,統籌用于支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市里出臺了30多項惠農政策舉措,并明確規定,市財政每年安排1.36億元專項獎補資金,各縣安排專項資金同比增長3000萬元以上,撬動社會資本40多億元。同時,著力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加大金融支持“三農”力度,銀行信貸資金重點向農村地區傾斜,為農業企業融資22.62億元,千方百計滿足農民發展生產、致富創業的資金需求。此外,還加大政策性保險支持力度,全市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總額達到4.65億元,受災農戶獲得賠償1.85億元,受益農戶23.6萬戶。為了給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注入強大活力和后續動能, 全市建起了鄉村振興項目儲備庫,累計入庫項目32類5967個。這些項目都是與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惠民項目”。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全面部署,指明了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對此,唐山市堅定地表示,決心以推進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豐厚成果,讓城鄉人民盡情分享,不斷提升全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