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生活”“城市文明”這些高大上的概念往往體現在方寸之間,廁所“微空間”折射大文明,體現人文暖,彰顯社會情。近年來,高新區強力推進廁所革命,一幕幕有溫度、有精度、有高度的改變,實實在在地發生在高新區每個角落……
小村莊里的大改變
“一個土坑兩塊板,三尺土墻圍四邊”,這是千百年來農村廁所的真實寫照。然而,隨著“廁所革命”的引向深入,高新區農村臟、亂、差的土廁徹底“變了臉”,被室內干凈、整潔的衛生間所替代。
????洗手池、盥洗鏡、瓷磚墻……走進高新區新村村民付占營的家中,廁所樣貌已與城市公寓并無二致。“以前的旱廁味難聞,蒼蠅多,到了冬天還特別冷,確實很不方便,現在每家都有了水沖廁所,確實方便也干凈了不少,村里整體的衛生狀況都變好了。”付占營說。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廁所問題與農村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42個村,19748戶,62730人,面對艱巨的改廁難題,高新區立足實際,統籌謀劃,將農村改廁工作與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鄉風文明提升深度融合,“打包”實現,為實現鄉村生態振興注入了強大內驅力。截至2019年底,全區已完成雙甕式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16577座,今年,16所農村中小學也已全部完成改廁。預計到2020年年底,全區無害化衛生廁所將達到19949座,占總改廁任務的99%,高于省市要求的95%的改廁率。
為切實解決農村廁所糞污處置難、利用難問題,高新區以就地就近處置、源頭控污減排為原則,建設了糞污處理站。“處理站采用地下100立方米五格式玻璃鋼處理罐,添加生物菌劑后通過采取厭氧、耗氧、沉淀的方式進行糞污降解處理,轉化成的液態有機水可用于農田灌溉,真正實現了糞污的無害化處理。”唐山高新區社會事務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說,“接下來,還要建設糞污處理智控平臺,用于農戶線上吸污及維修的預約、處理站及運輸設備的運行監視、調配和全部廁所的大數據管理及分析,全力打造高新農廁的數字化模式!”
小城區里的大文明
提起公共廁所,您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呢?是斑駁、脫落的墻壁?是生銹的水龍頭?還是清理不及時的紙簍?在“廁所革命”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高新區城區的公廁可是另外一副“面孔”。
在高新區大學道北側,一座白墻黛瓦、造型別致的“小屋”,在花木映襯下顯得尤為素靜,如果不是看到男女標志,你一定猜不到這么雅致的畫面竟然來自公共廁所。高新區新建的環保公廁不僅“高顏值”,而且設施貼心、管理精細,人性化十足。公廁四面通風,內外整潔如一,空氣中沒有一絲異味,洗手池明亮干凈,理容鏡一塵不染,感應水龍頭,烘干機一應俱全。門口一側添置了殘障人士坡道和扶手,直通向專門為特殊人群設計的“第三衛生間”,內設托嬰板、兒童座椅、殘障人士坐便器和緊急呼叫器等“人性化”的便民設施,滿足老、幼及行動不便者等特殊人群的用廁需求,體現著滿滿的人文關懷。談起新增設的公廁,經常在附近遛彎的張大爺贊不絕口:“廁所里設備齊全,通風效果好,沒有異味,每天都有專人打掃、消毒,干凈著呢。”
為了讓群眾如廁更方便,2017年以來,高新區加快實施公共廁所新建、改建工程,經過近些年的持續推進,城區新建、改建環保公廁14座,按照設置目標,在城區以內,每平方公里就有4座公廁,公共廁所數量達48座,并設置了溫馨指示牌,人們步行十分鐘內就能找到廁所,形成了“10分鐘如廁圈”,真正讓公廁這個“小角色”,成為了增進民心相通、促進城市文明的“大擔當”。
小空間里的大智慧
智能監測大屏、自動變色感應門、感應垃圾桶、自助取紙機、感應洗手裝置、LED有無人指示屏、共享雨傘,充滿藝術氣息的燈飾……在高新,裝上了“大腦”的五零公廁不但顏值吸睛,而且充滿智慧、體貼入微,絕對會給您帶來五星級的體驗。
走進公廁入口,迎面可見大屏幕上不停滾動的各類數據,顯示如廁人數、廁位使用情況,以及溫度、濕度等數據指標。每個廁位的門上都安裝了傳感器,當使用者將門反鎖,廁位門上的燈柱便會自動轉為紅色,顯示該廁位“有人”,廁所使用情況一目了然。當監測設備顯示廁所環境及異味超標時,就會在智慧公廁管理平臺上發出預警,提醒管理者即時清潔,有效提升了公廁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這款環保生態高科技廁所,采用過濾膜+化學藥劑+微生物等先進技術,可實現零排放、零用水、零用電、零異味、零保潔“五個零”,糞污經微生物處理分解可達70-80%,最多可達90%,可廣泛應用于景區等沒有“兩水一電”等特殊區域。”高新區大世環保公司總經理宋世奇介紹說。
除了“五零公廁”,中節能(唐山)環保裝備有限公司研發的生態無水方便器,綜合運用微生物降解處理技術和人工智能控制技術,實現了糞便分解處理的自動控制,顛覆了傳統上下水設計,適用于農村家庭、醫院、景區、學校、敬老院、邊防哨防等場所,是國內第一款無水沖、零排放、無污染的環保型便器。
小廁所連著大民生,關系大文明,需要大智慧。如今在高新,廁所,這一“天大的小事”,已由民生短板一躍成為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的助力跳板。“靜坐覓詩句,放松聽清泉”,原來“如廁”也可以如此美好,高新百姓不禁連連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