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塹變通途”――這是當我看到京唐城際鐵路橋梁建設場景時的第一感覺。作為京津冀地區軌道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京唐城際鐵路是連接京津唐和全國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的新通道、新動脈,是全市承接京津產業項目轉移的重要支撐。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京唐城際鐵路唐山段已完成橋梁鉆孔樁13264根,承臺1232個,墩柱1329個,約占工程總量的96%以上,連續梁完成2939.4延米,完成總量的87.1%。截至目前項目建設總投資約38億元。
我們期盼著京唐鐵路早日開通,也親眼見證著高新區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通了思路、通了道路、通了心路,成為一個更加開放包容、蓬勃向上的科技高地,一方居安業興、天朗氣清的民生樂土。
通思路――凝心聚力謀發展
惟變不變,思變則通,沒有變化,就沒有思想的解放。工作思路通了,凝共識聚眾力,各項工作才能達到提速提質提效能,平改征拆創下“高新速度”、創城工作助力全市取得“三連冠”……發展思路通了,才能真抓實干,有的放矢,大項目好項目接踵而至:國內減隔震行業第一股的震安科技、總投資13億元的唐山(京津冀)高端制造產業e家項目、年產八萬套石墨烯電發熱元件及年產三千噸高性能等靜壓石墨項目等,為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再添新翼。
通道路――利民興業弄潮來
“要想富,先修路”,最直白的話語說出的道理最透徹。城區道路通了,民心所向。學院北路、泰安道、慶北道等13條道路的貫通,標志著困擾民眾多年的“斷頭路”被徹底清除,不僅便利了交通,也釋放出更多空間,百姓樂了;工地道路通了,引資招商。京唐智慧港作為吸引京津產業轉移和成果轉化的產業聚集區,北京路、通州道等九條道路所構建的“四橫五縱”道路網,鋪開了一片干事創業的熱土,創業者們紛至沓來,高新火了。
通心路――有求必應保民生
習近平總書記說“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新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通走進百姓心里的路,傾聽百姓的心聲,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交出一份溫暖的民生答卷。煥然一新的行政服務中心,打造“五最”高新,為企業辦實事;新建楓葉學校,補強教育資源薄弱環節;打造高新區第一個智慧社區――智慧新景,讓智能走進生活……群眾有呼聲,高新有作為。
站在京唐智慧港發展建設的熱潮中,遙望這座貫通京冀、推動經濟的宏偉長龍,我已在內心勾勒出一幅高新區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欣欣向榮、通達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