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肯定不會分不清啥是韭菜啥是麥子,更不會想象出秋天麥浪滾滾的場景。但對城里長大的孩子來說,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卻是常態。麥子是咋長出來的,啥時收獲?土豆是怎么長出來的?花生是樹上長的嗎?這些都可能成為孩子糾結的問題。周末,帶孩子經常來高新區農村逛逛,現場教學,現場體驗,讓您的孩子成為農業小專家,也讓您的孩子體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五一來高新區收土豆。土豆又可當飯又可當菜,大人孩子都吃過吧!說到土豆,高新區的周鳳莊村可是遠近聞名的土豆種植村,說起這個村的土豆,還有著幾分傳奇色彩。周鳳莊村種植土豆的歷史要追溯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開始大規模種植土豆則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這里地勢平坦、耕層深厚、土壤疏松、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尤其是周鳳莊村的沙黃土為土豆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里長出的土豆個大、外皮光滑、無公害,遠銷天津、北京地區。在著名的北京大鐘寺批發市場,周鳳莊的土豆比其他地方產的土豆每斤價格高上8分至1毛錢還是很搶手。如今,每到土豆收獲的時候,來自各地客商紛紛來到地頭搶購,土豆種植戶足不出村,就把土豆賣了,最熱鬧時有幾十輛外地車同時來村里收購土豆,土豆成為該村致富的重要途徑。在土豆大棚,讓孩子現場了解一下土豆種植知識,了解一下啥是“原原種、原種、脫毒、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現場給孩子講講啥是大棚、小拱棚、地膜、露天土豆,啥是錯季錯時,肯定會讓您覺得不虛此行。
六一來高新區看小麥。小麥是北方重要農作物,也是唐山地區兩年三熟種植模式的代表作物。唐山地區小麥收獲在六月中下旬。六月初正是小麥灌漿的時候。很多人知道涂磊,他參與的電視節目挺火,他講起道理來頭頭是道,但在拿小麥作比方時卻栽了“跟頭”。他告誡別人不要驕傲時,說要學小麥,越是成熟越要低下頭。可是,了解小麥和谷子的人知道,他說的應是谷子吧!在高新區老莊子、三女河有著大片的小麥種植,在田間地頭,你可以讓孩子對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觀刈麥》有更深的感受。雖然隨著技術進步,小麥收獲實現了機械化,小麥收獲已遠沒有詩人描寫的那么辛苦,但你可現場講講小麥從種植到收獲的不易,讓孩子了解我們吃的饅頭、花卷、烙餅都是來源于小麥,教育孩子從小愛惜糧食。孩子也肯定不會寫作文時想象著秋天麥浪滾滾的場景吧!
七一來高新區嘗西瓜。相信孩子們都吃過西瓜,但西瓜地里長啥樣不一定全知道。沿著學院路一直向北過了大慶道就有西瓜種植。這里的西瓜地和現代企業廠房相映成趣,成為高新區特有一景。六月份露天西瓜迅速膨大,綠油油的瓜秧,圓滾滾的西瓜,一派喜人景象。六月底七月初,露天西瓜就該上市了,嘗嘗地頭現摘西瓜感覺肯定會不一樣。
九月份來高新區逛謎宮。一望無邊的玉米地,由一條大路進去,穿越眾多分岔小路,即可到達終點。迷宮內還設置了科普畫板,讓小朋友在游玩中了解農作物的知識。
十月份來高新區采摘。十月份,離家不遠就可以帶孩子親近大自然,體驗采摘樂趣。你可以逛逛陳家莊,欣賞一下葡萄滿架的場景。你可以來體驗收花生,帶孩子近距離體驗這種唯一的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豆科植物。帶孩子拾拾花生,曬曬太陽、補補鈣、體驗一下收獲的不易也是不錯的選擇。
實施鄉村振興后的高新區農村,正在向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向迅速改變著,也早不是過去臟亂差的模樣。據介紹,高新區正利用市中心區的農村這得天獨厚的條件,重點打造詹官屯、陳家莊鄉村景觀線路,發展鄉村觀光旅游,這樣村民既有糧果收入、旅游收入,還能解決鄉村勞動力剩余。可以說,高新區的農村從春到秋,各有各的精彩。
怎么樣?動心了沒有?快帶孩子來逛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