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在這場全員參與共抗疫情的人民戰爭中,父子同心、夫妻攜手、姐弟同行共赴戰場的情景比比皆是。在三女河辦事處安家莊村有這么一家,奮力抗“疫”終不悔的戰“疫”之家――他們就是安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尹瑞軍一家。
? ? ? ? “我今晚繼續值班,你自己吃吧。”
? ? ? ?“老尹,我一會去送飯,你和同志們都歇歇吧,我替你們一會。”
? ? ? ?“你放心,我沒事,就是站了一天,凍夠嗆,血壓也有點‘不聽話了’。”
? ? ? ? ?“爸,你一定要想著吃降壓藥。”
? ? ? ?“爸,天冷,你記得把我買的暖貼貼上。”……
? ? ? ?這是尹書記一家的微信對話。疫情當前,微信和電話成了他們主要的溝通方式。
? ? ? ?安家莊村雖是轄區最小的一個行政村,但東臨西廂均是村莊,是跨村的重要通道,人流量大、防控任務艱巨。“咱們村雖小,但我們不能因此放松警惕,絕不能拖后腿。”1月26日,尹瑞軍書記在召開安家莊村疫情防控部署會議上說,語句簡短,但充分的表達了他打贏疫情防控戰役的信心和決心。
? ? ? ?疫情當前,尹瑞軍書記是防控一線的“總指揮”;在志愿者服務隊他是“帶頭人”;在村口檢測點他是“檢測員”;在村廣播室他又是“宣傳員”。連續多日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身體疲勞、精神壓力大,使得他的血壓和心臟“調皮”起來,“降壓藥”、“丹參滴丸”成了日常的陪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他用自己的生命守衛著全村人的身體健康,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硬核”擔當。
? ? ? ?妻子安鳳利,看到丈夫每天24小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看到村內志愿者服務隊員們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檢測點,備受感動和鼓舞,她主動承擔起“后勤保障”工作。她每天親自下廚,為檢測點的“戰士”們送去熱乎、豐盛的飯菜。使他們在寒風刺骨的冬日,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更加堅定了“戰士”們抗“疫”的決心。
? ? ? ?女兒尹旭,是毛家坨四村的包村干部。疫情發生以來,她不畏嚴寒,在村口檢測點負責進出人員登記、宣傳防疫知識等工作,為疫情防控這場戰役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與擔當。
? ? ? ?兒子尹玉澤,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面對疫情他不懼怕、不恐慌,更沒有選擇袖手旁觀。在家人的感召下,他主動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成為一名志愿者。他與村內大學生李文杰一起開著自家的電動三輪車,載著音響,走街串巷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他在村內疫情防控檢測點執勤,對來往人員登記,對進出車輛消毒。他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一份特殊的“畢業論文”,寫在了村內疫情防控工作一線上,寫在了家鄉的土地上。
? ? ? ?當有人問起尹瑞軍會不會擔心家人時,他說:“怎么會不擔心?只是身上肩負的職責和使命,讓我們選擇了同一個方向,并肩逆行。看到孩子們在特殊時期努力向黨靠攏,能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作為父母的我們感到無比欣慰。看到村里的父老鄉親都平平安安的,我們的辛苦都值了。”
? ? ? ?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無聞。尹瑞軍一家四口,不畏嚴寒,不懼風雪,在各自崗位上以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