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疫情肆虐、形勢日益嚴峻,在這緊要關頭,大樹韓莊子村在村黨支部書記徐樹良帶領下,村“兩委”成員挺身而出,聞令而動,主動作為,踐行初心使命,擔責負責盡責,用“動”與“靜”織密防疫網,筑牢防疫墻。
?有一種沖鋒,叫“動”得火熱
村黨支部書記徐樹良一個多月來始終堅守在防疫一線,他周密安排村內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全力守護村民平安。他帶領“兩委”成員日行萬步,深入村內角角落落,逐戶走訪摸排;設立檢測站,帶頭24小時輪流值班值守,對進出車輛人員消毒、測溫、登記,嚴格把關,嚴格管控。
1月26日晚上七點多,當得知陜西探親返鄉戶韓岳峰一家四口在老莊子醫院隔離沒有吃飯時,他買了方便面火腿腸等食物急忙送至醫院,解決了他們的吃飯問題。
2月10日,出車司機李雙喜、李秋碩、韓宇、李立軍等人從上海返鄉,徐樹良又帶領“兩委”連夜趕往村口迎接他們,為他們測體溫、消毒,送回家里,告知他們居家隔離14天,直到深夜才回家。
3月6日晚上8點,還在陪同醫護人員對從新西蘭返回的村民做體檢。
他還與包村干部走訪村內低保戶與孤寡老人,仔細詢問身體情況和生活需求,確保防疫路上不漏一人,用行動構筑起堅固的鋼鐵防線。
村務主任韓福占今年已經55歲了,作為一名有著30多年鄉村工作經驗的老黨員,自接到疫情防控工作任務以來,他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堅持用細微的行動服務群眾、溫暖群眾。他用“村中廣播+上門告知+微信宣傳”的宣傳模式,引導村民不拜年少出門;他逐戶為村民發放明白紙、《防疫指南》等宣傳資料300余份,有效提高村民們對疫情防控的認知率。
每天不論多忙,都會抽出時間去檢測站值班,積極回應過往村民的關切問題,引導群眾積極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隨著全面復工復產的“號角”吹響,復工復產走訪排查工作的開始,村民委員會委員薛冬梅變得更加忙碌起來了。一支筆,一個本子,便開始了她走訪的旅程。逐家摸排村內的商鋪、藥店準備情況、為村內務工人員發放辦理健康通行卡、每日收集返崗隔離人員的體溫數據......滿滿當當的工作占據了她所有的時間。
13歲的兒子心疼母親更支持她,為了讓薛冬梅全力投入到工作中,自己在家認真學習,還學會了做家務和做飯。“兒子長大了,心疼媽媽,能像男子漢一樣照顧自己了,我更要加油!”她一邊感慨一邊為自己加油鼓勁。
?有一種執著,叫“靜”守初心
英雄,不一定拋頭露面,但一定要“嘔心瀝血”,堅守心中的那份責任。村黨支部委員韓松除了參與摸底排查、人員登記等工作,作為村里的年輕村干部,更是村里的“鍵盤俠”,數據梳理、分析、匯總,統計好并及時上報……
面對每天緊張而忙碌的工作,加班至深夜成為常態,身體疲勞,就靠在椅子上休息片刻;眼睛酸痛,就滴兩滴眼藥水緩解一下,忙起來水都顧不上喝,但他說“我要對數據負責,更要對在前線摸排的大家負責,如果匯總統計不精準,那么一線的同志們等于白忙了”,說著,又敲起了鍵盤……
樂觀的心態,爽朗的笑容,村民委員會委員喬銀鳳是這場戰“疫”中的迎春花。大年初二發生意外,胳膊受傷打上了石膏,行動不方便,本以為會在家休息的她,卻一早就出現在辦公室,不能走訪摸排,就利用手機分享常識、提示防護、傳遞溫情,“疫情還在高峰,警惕不要放松”、“出門必戴口罩,人多別湊熱鬧”等“土味”的善意提醒,一時間一股暖意在朋友圈中流動。她也會不聽勸說的挎著打著石膏的胳膊到檢測站值班,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結果傷勢遲遲不見好轉,可是她卻笑著說“這場戰役,我不能缺席。”
太陽雖遠,但必有光芒,遠處雖朦朧,但已有隱隱花香,大“疫”當前,韓莊子村“兩委”用腳步丈量責任,以實干詮釋擔當,用堅守迎接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