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重慶日報上游新聞以《從“1”到“222”,唐山“智造”引領機器人產業硬核發展》為題宣傳報道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現將原文轉載如下:
在許多人眼里,機器人的形象是能空翻的“變形金剛”、是能導游的“天線寶寶”,或者是可愛能干的狗狗。但作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河北唐山的機器人也許會顛覆人們的認知,近年來,河北唐山在研發創新投入、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培育了特色鮮明的機器人產業集群。日前,上游新聞深入唐山,親密接觸正在高速崛起的“機器人兵團”,探尋唐山關于智能制造的新質生產力發展之路。
深耕近30載 多個領域獨占全國鰲頭
回溯唐山機器人的發展史,要從1997年唐山開元集團引進日本松下機器人本體開始,唐山狠抓國際產業轉移、國內政策扶持、市場需求擴大、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機遇,充分發揮集群、技術等優勢。2011年,唐山高新區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機器人特色產業基地”;2014年,成為河北省機器人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2018年,唐山市高新區機器人研發中心建成;2023年省政府出臺了支持機器人產業支持政策。
經過近30年的深耕和發展,目前,已形成以工業機器人為引領、特種機器人為亮點、服務機器人為特色,集研發、生產、服務于一體的機器人產業集群,優必選、匯博、超能、遨博等機器人頭部企業紛至沓來。
其中,焊接機器人、特種檢測機器人、搶險救援機器人等產品優勢明顯,開元、開誠、百川等領軍企業優勢突出。數據顯示,2024年,唐山機器人相關企業222家,主營業務收入84.2億元、占全省57.6%,其中高新區機器人相關企業200家,主營業務收入73億元。
細分領域中,焊接機器人產業集群規模全國第一;消防救援機器人、應急救援機器人、軌道交通巡檢機器人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同時,成立河北智慧服務機器人創新研究院,專注智慧服務機器人的前沿技術研發與創新成果轉化;成立京津冀機器人智創中心,開展“機器人+”示范應用展示及教育機器人研發等業務;一體化全藥品機器人智慧藥房產品已成功應用于全國30余家醫療機構;成功引進愛餐、長膳智能等配送、清潔、炒菜等生活服務機器人,為唐山市機器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多元場景 更好助推研發及應用
從“1”到“222”,唐山機器人產業崛起的腳步,離不開多元化應用場景的實現,唐山早期的機器人主要用于替代人工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在惡劣環境中工作。而現在,機器人在數智化助力下,有了更多優化改善生產工藝流程的屬性。這一轉變與唐山“雙重契機”密不可分——以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以設備更新拉動需求,厚植機器人產業發展土壤。
為解決產品研發閉門造車造成的產品與市場脫節問題,唐山市堅持“為場景找技術、為技術找場景”,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在唐山首試首用、迭代升級,助推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發展壯大。此外,為更好服務應用場景,唐山還推動各縣(市、區)立足本區域需求,通過公開征集、推薦征集等方式,常態化開展場景征集工作,動態展示該市場景需求與技術解決方案。
如今,“唐山造”機器人在當地農業、醫藥健康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實現了“多點開花”。
讓“唐山造”機器人賦能千行百業,唐山市深入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開展從機器人產品研制、技術創新、場景應用到模式推廣的系統推進工作,梳理出百余個機器人應用場景和系統解決方案,面向社會展示推廣。
“共享工廠”讓產業鏈指數級增長
在唐山,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并非明星企業的“專利”,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以下簡稱“共享工廠”)成了輕資產科技型企業的重要發展平臺,在這里,車間可使用,設備可共享,單件、非標產品也能生產,讓中小機器人企業的創意成為現實。依托唐山百川集團,唐山市通過整合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市場開拓等方面資源,打造共享工廠,面向京津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提供共享服務。
中小機器人企業發展的“痛點”,正是唐山優化機器人產業資源配置、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提升產業鏈水平的著力點。其中,發展共享制造,成為關鍵一招。目前,共享工廠擁有場地11.7萬平方米,具備年產機器人產品2000臺(套)的生產能力,可幫助中小企業提高10%以上生產效率,產品不良品率降低10%以上。高端3D打印機、機器人焊接工作站、智能立體庫等試驗、生產、倉儲設備一應俱全。
有別于代工廠,共享工廠打造了一支260余人的研發團隊,不僅可以共享硬件設備、產線,還能共享人才和技術,破解中小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常遇到的難題,為機器人中小企業提供設計研發、實驗檢測、數據共享等技術支持,幫助中小企業產品研制周期縮短15%以上,助力創新主體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目前,工廠已為120余家機器人中小企業提供非標零部件研發及加工服務,新增產值超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