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科技日報以《唐山高新區:以科技創新激發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為題,整版聚焦唐山高新區科技創新發展成果。現將原文轉載如下:
唐山高新區:
以科技創新激發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過去的一年,唐山高新區緊扣“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主線,以科技創新激發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交出了亮眼的科技創新成績單。
全區機器人相關企業達到200家,占唐山市約90%,營業收入突破73億元,增長21.3%,成為唐山產業發展新地標和全省機器人產業密集的區域。
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1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31家,新增市級科技創新平臺3家、省級科技創新平臺2家,市級以上創新平臺總量達到58家。
唐山高新區在全市率先成立高新區創新生態聯盟,建立了場景創新促進中心,京津冀智能機器人創新聯合體入選省級創新聯合體。唐山默盾科技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開展資本合作,成為2024年清華大學在國內入股的3家公司之一。
高新區成功引進了科技成果21項,百川智能成功獲批省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示范平臺,15個項目被列入省市科技計劃,獲得上級支持資金1759.2萬元。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的底氣越來越足。
……
時光似梭,發展如線。作為唐山科技創新高地的高新區,不負眾望,2024年譜寫了科技創新華章,綻放出了奪目光彩。
強化科技創新,豐富精準政策供給
唐山高新區堅持用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強化政策精準供給,積極打造創新高地。高新區創新動力持續增強。
高新區內,“科技創新、培育孵化、智能制造、人才引育、場景推介、專班服務”的產業生態逐步完善。園區成功打造了國內獨具特色的百川機器人共享工廠,園區打造的場景入選“京津冀共建共享十大場景”,全省示范推廣,成為產業生態具代表性的示范樣板。此外,高新區還組織專項場景對接活動90場次,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總數達到97個。
強化創新研發,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唐山高新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五大產業集群”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實現了規模化發展、全品類布局、多場景應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行業優質企業落戶投資。
機器人產業集群成勢。唐山高新區成功被列入京津冀“機器人+”產業園承載地。
百度智能云(唐山)智能產業園大模型賦能中心“鳳凰智谷”在唐山高新區揭牌。作為產業級大模型服務平臺,“鳳凰智谷”面向實體產業、城市治理和社會服務等領域,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大模型技術支持,加速AI大模型推廣和行業應用落地,預計將形成鋼鐵、港口大模型生態產品30余款,滿足超過50個特色行業場景的需求。
積極推進融合發展。唐山高新區瞄準新賽道及時布局低空經濟,與聯通公司形成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并引進國內工業級無人機行業頭部企業聯合飛機,積極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構建強勁支撐。
數字產業根基更實。高新區攜手百度集團成立唐山新度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百度智能云(唐山)智能產業園。區內企業河北華安百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注冊次年升規超億。高新區智算中心上線運營。
安全應急產業向上突圍。智慧應急裝備產業集群獲評河北省安全應急產業特色集群。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唐山陸凱科技有限公司入選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河北震安減隔震技術有限公司、河北微探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上榜國家有關部門安全應急裝備應用推廣典型案例。城市安全運行監測預警平臺正式運營,有效提升了城市安全智能化管理水平。
醫藥健康產業穩步增長。新引進的國家合成生物技術成果轉化示范基地項目,是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在國內建設的中試產業化基地和獲得授牌的“生物質生物轉化基地”。“機器人+”智慧康養應用場景推廣使用,成為唐山市的示范樣板。
強化科技成果,引領產業創新發展
科技與產業“雙向奔赴”,高新區科技創新的活力持續迸發。
新能源產業高位推進。清華大學百人計劃專家楊旭東教授領銜創辦零碳城鄉技術研究中心,助力唐山高新區綠色低碳發展。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建的唐山智能化新能源平臺,推廣氫燃料重卡1100余臺,營業收入達4.5億元。唐山亞特專用汽車有限公司被央企中海晟茂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整體收購,重點研發“AI+無人駕駛+新能源”示范項目。“五大產業集群”競相發展的同時,現代陶瓷產業力聲達超聲波傳感器及換能芯片研發制造基地項目投產達效,電競產業京津冀聯想拯救者電競酒店項目落戶高新區。全區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的根基越來越實。高新區共享智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模式。以此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資源配置優化,提升產業集聚水平。
百川機器人共享工廠為中小企業提供非標產品定制、成果轉化樣機試制和首臺(套)產品生產等多方面的支持,開展從創意到產品落地的全鏈條全流程服務,實現技術、場地、設備、人才、倉儲、物流、售后等資源的共享,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強化資金保障,創新項目持續增加
唐山高新區積極帶領企業“走出去”,主動對接京津高校、科研院所。高新區深化“周調度、月循環”工作機制,積極謀劃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18個,總投資41億元。園區在全市重點項目觀摩評比中排名第四。組織實施“1+1+N”工業強企項目100個,新引進優質項目245個。
產學研多方創新合作。全區已有180家企業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產學研合作,其中,唐山百川智能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交通大學、天津理工大學等組建的京津冀智能機器人創新聯合體成功入選省級創新聯合體。
創新人才持續匯聚。落實鳳凰英才計劃,兌現人才獎補資金839.5萬元,擁有省拔尖人才2人、市管優秀專家5人,引進高校畢業生5119人,其中博士、碩士188人,人才引進質量在全市排名前列。創新成果豐碩。成功引進科技成果21項,唐山百川智能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獲批省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示范平臺,15個項目被列入省市科技計劃,獲得上級支持資金1759.2萬元。創新驅動發展的底氣越來越足。
唐山高新區以海納百川的姿態和開放的胸懷,緊緊圍繞“兩區三高地”發展目標,以科技創新激發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奮力打造山海之間璀璨的科技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