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全力打造多能互補現代化綠色能源體系
攬風借光,促進城市綠色轉型
近日,在豐南區黑沿子鎮,“漁光互補”發電場和風力發電場遙相呼應。李福政攝
光伏板向陽齊列,“藍色海洋”光芒耀眼;大風車星羅棋布,白色槳葉迎風勁舞……冬日的唐山,在燕山腳下、渤海之濱,常能看見綠電生產的好風光。
依托自身風、光優勢,近年來唐山市加快推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協同推進綠電生產,以及綠色能源裝備制造、運行維護、氫能系統和充電系統建設與市場推廣,打造多能互補現代化綠色能源體系,進一步促進城市綠色轉型。截至2024年11月底,該市風電、光伏裝機容量550.11萬千瓦,綠電結算電量111.49億千瓦時,占冀北綠電交易結算電量的48.1%。
攬風借光
促進城市綠色轉型
近處,一排排光伏板整齊排列在魚塘之上;遠處,一個個“大風扇”高高聳立于天地之間……2024年12月30日,在豐南區黑沿子鎮,“漁光互補”發電場和風力發電場遙相呼應,構成一幅追光逐風的綠色畫卷。
“多樣的地貌帶來了豐富的風光資源。”唐山市發展改革委新能源科科長李國印介紹,唐山市屬于太陽能輻射資源較豐富地區,同時擁有豐富的深遠海風能資源,開發潛力大。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唐山市擺脫傳統能源依賴任重道遠。“轉變能源利用方式,加快構建綠電生產體系尤為關鍵。”李國印說,近年來,唐山市依托自身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加快推進光電、風電等多種綠電開發。
圍繞打造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唐山市充分發揮北部荒山荒坡、南部沿海灘涂等資源優勢,有序發展集中式地面電站。其中,北部相關縣區利用荒山荒坡、廢棄礦山規劃建設光伏項目,南部相關縣區積極結合水產養殖業、鹽業等既有產業,規劃建設漁光互補、鹽光互補項目。
遷西縣尹莊鄉在閑置尾礦庫近3000畝的場地內,鋪設了22萬余塊光伏發電板;冀東油田分布式自發自用光伏發電項目是中國石油最大的水面光伏發電項目,2024年4月22日正式并網發電,平均日發電量14.9萬千瓦時……在唐山,集中式光伏發電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分布式光伏也加快推進。
按照就地消納、因地制宜、宜建盡建等原則,唐山市加快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縣建設,積極推進工業園區、物流園區、經濟開發區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各類企業、城鄉住宅等領域屋頂光伏利用,推廣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應用,不斷提高光伏發電生產、消費比例。
綜合考慮土地資源日益緊張、海上風力資源明顯優于陸上等因素,唐山市重點在深遠海區域謀劃發展海上風電開發項目,圍繞開發利用規模、產業鏈條和技術提升、空間布局、海陸風電統籌、產業融合等,進行海上風電發展頂層設計,積極探索實施深遠海海上風電基地工程,優化海上風電開發布局。
2024年12月31日,位于灤南縣的一處電動重卡換電站,重卡司機 掃碼啟動自動換電。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攝
削峰填谷
“穩穩的綠電”送進千家萬戶
9時,6.3萬千瓦;12時,8.3萬千瓦;16時,4.2萬千瓦……2024年12月30日17時,在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唐山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唐山供電公司)調控中心,信息管理技術人員盧澤漢通過源網荷儲協同調度平臺查看華能墾豐光伏電站的發電功率,并結合當天光照強度分析發電設備的運行狀態。
“墾豐光伏電站位于曹妃甸區,是唐山規模最大的集中式‘光伏+儲能’發電項目,開發容量為10萬千瓦,配套建設了相關電化學儲能設備。”盧澤漢說,唐山供電公司為該項目量身定制了儲能并網調度協議,開發儲能智能全景監控模塊,實現儲能荷電狀態監視和充放電精準調控,把原本間歇、隨機、功率不穩定的“鋸齒形”光伏電源,調整為均衡、優質、安全的平滑穩定電源。
風起風止,日升日落,風光的隨機性、波動性特征,使得綠電大規模并網消納成為難題。
為將“穩穩的綠電”送進千家萬戶,唐山供電公司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以融合為思路,源網荷儲協同互動,通過多種類型能源的互補,進行削峰填谷,實現電力系統的平衡和穩定。
“2022年公司部署了新型主體運行管理平臺,接入并聚合新能源、工業柔性負荷、生活用電負荷、儲能等多類資源,推動唐山新型主體參與調峰市場。2023年6月試點將中壓分布式新能源電源接入調度自動化系統,以實現源網荷儲各類資源的全景感知、智能互動和精準可控。”唐山供電公司調控中心主任姚慶華說,目前,該平臺已接入中壓分布式新能源場站34座,總裝機容量289兆瓦,將點多面廣、隨機多變的分布式電源“打捆”成相對平穩、出力可控的成片電源。
眼下,承德至唐山雙回500千伏線路工程正緊張施工。該工程是承德至唐山第四條500千伏“綠電入唐”通道,線路全長176.1千米。竣工投運后,預計新增綠電輸送能力170萬千瓦。
“唐山是工業大市,能源消費總量大,我們積極推進‘綠電入唐’通道工程,將承德的綠電引進來,讓工業重鎮牽手壩上‘風光’。”唐山供電公司發展部副主任云飛說。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電網是基礎。2022年以來,唐山供電公司全面梳理電網承載能力和消納能力,推進“綠電入唐”通道建設。
據介紹,唐山供電公司將積極統籌綠電跨區利用,有序引入張家口、承德地區等域外綠色能源,在滿足張承地區新能源電力外送的同時,以綠電的靈活接入和可靠供應,保障唐山的綠電穩供,實現更大范圍電力資源優化配置。
多能互補
綠色能源帶動城市轉型
2024年12月31日,在豐南區小集鎮洼里村的換電站,一輛輛純電動重型卡車排隊更換充滿電量的電池。
“換電重型卡車綠色環保、便捷高效,整個換電過程僅需6分鐘。”唐山市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唐山能源集團”)下屬新能源公司工程師師天偉說。
在唐山,以電動重型卡車為主的新能源重卡已屢見不鮮。“加快唐山綠色轉型,建設綠色能源體系,綠色能源應用場景的打造十分重要。”唐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學文說。
目前,唐山市新能源重卡保有量已突破萬輛,居全國首位。但在李學文看來,實現燃油式重卡替代升級,任務仍然艱巨,“我們正全力推進新能源重卡車輛租售和電池銀行等業務,上線了新能源重卡融資租賃平臺,為25家企業量身定制方案,達成租購意向1100輛,首批200輛電動重卡正陸續交付。”
保障電動重卡正常運行,補能設施必不可少。唐山能源集團結合該市運輸干線,正加快建設90座重卡換電站。“我們布局的是具有儲能、光伏發電等設施的光儲充換一體綜合能源站,實現讓‘綠車’充‘綠電’。”李學文說。
依托電動重卡保有量大的優勢,唐山建成我國首個電動重卡型虛擬電廠,引導電動重卡用戶在電網負荷低谷時段對電池進行充電,促進電力供需平衡和新能源消納。
如今,唐山市的虛擬電廠已“上新”。“唐山市虛擬電廠平臺已開發完成,集政府監管端、聚合商端、用戶端于一體,能整合用戶可調節負荷參與市場削峰填谷,將來還可實現電力中長期交易、現貨市場交易等功能。”李學文介紹。
讓新能源充分發揮作用,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至關重要。唐山市加快推動遷西縣抽水蓄能電站等新型儲能電站項目建設,開展氫儲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納、電網調峰等應用場景的示范,探索培育“風光發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逐步形成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氫儲能等多種儲能技術相互融合的儲能體系。
多能互補的新能源體系建設,加速城市綠色轉型,也帶動產業“含綠量”的進一步增加。在唐山,依托綠色能源開發、應用的廣闊前景,與綠色能源生產、儲運、應用等環節相關聯的裝備制造產業項目正加快集聚,逐步構建起綠色能源裝備全產業鏈條。
“當前,唐山高新區正積極推進低碳(零碳)園區建設,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優質載體。”唐山煒兆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勛說,2024年1月該公司落戶唐山高新區以來,隨著周邊企業的綠色工廠改造,光伏板需求量較大,訂單源源不斷,企業自身和客戶單位都得到新的發展。(王育民 李元昊 桂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