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年來,高新區衛生健康系統始終將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放在首位,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和扎實工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而又溫暖的民生答卷。
120院前急救站自今年3月開通以來,成功完成了234單院前急救應急任務,挽救了數百名病人的寶貴生命。“太感謝啦!多虧了你們,我們那口子才脫離了危險。”近日,高新區120院前醫療急救團隊在接到指揮中心派出任務后,火速出診,患者張某,59歲,意識喪失,心跳呼吸驟停,病情十分兇險。急救小組立即進行胸外按壓,急查心電圖顯示為室顫,立即予電除顫,心電圖顯示轉為竇性心律,除顫成功,患者意識恢復,生命體征好轉。再次查心電圖顯示為急性心梗,急救小組迅速電話通知唐山中心醫院開通急救綠色通道,為患者的后續治療爭取寶貴的黃金時間。
今年以來,高新區與唐山中心醫院合作,開展為期3個月基層急診急救專業技術培訓,緊張而充實的理論培訓和臨床實踐,參加培訓的30名學員圓滿完成了各項培訓任務,全部通過考評,順利結業。同時,高新區在村級院前衛生室(社區)設立了急救點,配備ADE設備,使群眾在急救需求時能夠迅速得到響應和救治,真正做到了“生命至上,救在身邊”。
高新區建立疑難重癥遠程會診工作機制,讓居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頂尖專家的診療服務。在高新區老莊子鎮中心衛生院二樓醫辦室內,醫生與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營養科和神經內科專家,針對最近收治的一位女性患者病情進行會診,確定診斷結果和治療方案。“我們老兩口歲數大了,出行不便。真沒想到,現在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市里大醫院專家優質的醫療服務,忒方便了。”與醫辦室相隔的病房內,75歲的徐大媽得知,市里三級醫院的專家通過遠程會診就給自己看了病,不用跑到市區,在衛生院就能治療,免去往返市區的周折,別提多高興了。醫聯體橋梁的搭建,細化的各臨床各科室的對接,讓更多的基層醫生學習先進的診療知識,掌握先進的診療技術。今年以來,受益群眾達75人次。
高新區在不斷提升醫療服務的同時,也致力于全方位開展公共衛生服務,積極促進居民健康意識的增強與健康行為的塑造。基層醫療機構頻繁舉辦健康教育活動,致力于向居民傳授預防疾病和維持健康生活的寶貴知識,使這一行動逐漸常態化。此外,高新區還提供了免費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免費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并給予他們專業的健康指導,讓居民們深切感受到健康有了可靠的保障。在國茂府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們耐心地為前來免費體檢的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導,贏得了大家的廣泛贊譽。一位大媽滿心歡喜地表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如此貼心、負責的就醫服務,真是把工作做到了我們的心坎上!為他們點贊!”
高新區秉持健康是最大民生的理念,將民生實事一件件推進,一項項落實。孕婦產前基因及耳聾基因篩查惠及了700人次,為農村適齡婦女提供了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服務,人數高達2600余例,41例疑難重癥病例通過遠程會診得到了及時救治。在關愛女性健康方面,14周歲的女童中有181人自愿并免費接種了二價HPV疫苗。此外,高新區還全面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8000余名中小學生全部完成了脊柱側彎篩查。
實事辦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高新區將“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標準,高質量實施民生實事工程,繼續以居民的健康需求為導向,不斷推進衛健民生實事項目,努力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