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0月3日,唐山勞動日報以《點燃科技創新新引擎——國慶假期首日走進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工廠》為題,報道高新區共享工廠讓中小企業的“機器人夢想”照進現實。現將原文轉載如下:
□ 本報記者 回佳佳 通訊員 劉梓涵“
系統參數合格、設備運轉正常……”10月1日,記者走進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工廠,只見數字化車間寬敞整潔,打磨聲、焊接聲此起彼伏,機器人手臂上下揮動,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翻看著生產計劃表,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工廠負責人王孟昭說,在這1萬多平方米的廠房里,共有來自30多家企業的訂單在生產,工人們正全力以赴搶抓訂單,用最質樸真摯的方式慶祝共和國華誕。
在生產線上,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人員和百川工作人員正在對“助浴機器人3.5代”做最后的測試,該產品即將推向市場。“我們這款機器人可以在2分鐘之內把失能和行動不便的老人從床上轉移到浴缸里進行沐浴,能夠極大地減輕勞動者的強度和提升老人的體驗感。”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浩田滿臉自豪地告訴記者,這款新型機器人的樣機從概念到落地,僅用了3個月。“這樣的速度,得益于機器人共享工廠的支持,能夠讓我們的樣機快速落地,快速實驗迭代。”
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去年5月份落戶高新區,這家僅有5人的小型科技企業,短短一年,研發的“助浴機器人”已經迭代到3.5代。連生產場地都沒有的佳定舒是如何在這么短時間內,實現了產品的不斷迭代?郭浩田告訴記者,去年,公司瞄準養老領域,計劃研發一款全自動助浴機器人,但由于是初創團隊,他們的想法只停留在“紙面上”,項目一度停滯不前。得知機器人共享工廠啟用后,郭浩田第一時間進行聯系,與機器人共享工廠達成了合作。
“入駐機器人共享工廠后,這里的機械工程師幫助我們公司團隊共同完善設計圖紙,并在材料選擇、零件規格等方面提出好建議,幫我們少走好多彎路,研發周期大大縮短。這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了!”郭浩田深有感觸地說。
作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機器人的研發、制造需要先進設備和現代化車間。但高投入、高成本,常常使中小企業在進入機器人市場時望而卻步。百川機器人共享工廠讓中小企業的“機器人夢想”照進現實。
就是在這里,唐山華展科技有限公司找到了“家門口”的智能裝備生產線。華展科技成立已有12年,主要生產標線檢測機器人,是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但在生產中,企業經常遇到急需的設備價值不菲,不買不行、買了閑置的尷尬情況。“借用共享工廠的場地、設備和工人,我們能夠解決加工制造能力不足的問題,還能釋放資金用于設計研發。”公司總經理孫芳說,目前,他們的標線檢測機器人已更新到第三代,可提升施工監理的數據可視化、智慧管理化、調度統一化水平,實現智慧測量的新突破。
機器人共享工廠由唐山百川集團組建,該集團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軌道交通檢修檢測機器人制造商。今年1月,占地11.7萬平方米的共享工廠在高新區建成,成為全國首家機器人非標產品定制共享場景。工廠目前設有生產制造、設計研發、質量管理等部門,有軟硬件設備800臺套,研發及生產專業人員1000余人,具備年產機器人產品2000臺套的生產能力。
“聚焦化解中小企業成長瓶頸,我們傾力提供場地、數字化智能設備以及專業人才,幫助中小企業實現從創意萌芽到產品落地。”唐山機器人共享智能制造工廠負責人王孟昭介紹,機器人共享工廠從創意到產品落地的全鏈條全流程服務,實現技術、場地、設備、人才、倉儲、物流、售后等要素的共享。可以促進企業之間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等,而且也能充分釋放公司自身在加工制造中的科技實力,在提高產能利用率的基礎上取得收益。
共享工廠啟動以來,已與全國100多家企業達成合作。通過共享制造,中小企業生產效率可提高約10%,單位產品成本可降低約8%,產品研制周期可縮短約15%,產品不良品率可降低約10%。
為吸引更多企業落戶唐山高新區,入駐機器人共享工廠,高新區推出一系列惠企“大禮包”,為中小企業快速發展保駕護航。2023年,高新區通過共享制造模式,引進機器人企業不少于5家,2025年將達到40家以上。
從落地到研發、生產,再到應用、融資,目前我市已經建立了服務機器人項目的全產業鏈條。在研發領域,我市建設了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特種機器人實驗室開誠智能實驗室,國家級、省級研發平臺和孵化器達30家。今年以來,有44家機器人項目落地,機器人企業總數達195家,1-7月份,總營收已超35億元。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工業機器人為支撐,特種機器人為特色,集研發、生產、服務于一體的機器人產業集群,實現規模化發展、全品類布局、多場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