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河北日報以《唐山高新區圍繞“兩區三高地”目標 優環境強服務 “一企一策” 做優全流程服務》為題,全面展示高新區營商環境水平整體提升的生動實踐和有效成果?,F將原文轉載如下:
河北日報記者 師 源 通訊員 韓 偉 張 艷
春光無限好,奮進正當時。在2月27日舉行的唐山高新區2024年工作會議上,“實現新突破”和“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議話題。全區上下凝聚共識,匯聚強大合力,奮力在全市高質量發展中勇當先鋒。
今年,唐山高新區堅持“產業第一”,持續圍繞“兩區三高地”目標(即全力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構筑創新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加快在規模躍進、驅動發展、增強動力、激發活力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著力打造五大產業集群,全力邁出產業能級的高新跨越。
以集群化發展釋放產業倍增效應
為用戶產品設計“問診把脈”、加工非標準化零件……2月23日,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智能制造工廠內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今年以來,唐山高新區依托唐山百川智能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資源優勢,打造共享智能制造工廠新模式,全面推進制造、創新、服務等要素共享。
“共享智能制造工廠總建筑面積11.7萬平方米,有軟硬件設備800臺套,研發及生產專業人員1000余人,具備年產機器人產品2000臺套的生產能力。”該公司副總經理王孟昭介紹,在這里,企業間優勢互補,可以成為合作伙伴,碰撞出創意火花,提升創造能力。
機器人產業是智能制造新風口。唐山高新區將持續加快發展機器人產業作為發展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種機器人研發總部基地、機器人應用創新高地。
加快提升機器人產業發展質效,唐山高新區以百川機器人共享智能制造工廠為引領,謀劃建設匯博機器人、匯中超聲波傳感器等重點行業智能制造共享平臺、共享工廠,加強與知名院校精準對接,全面推進成果轉化、創新模式等要素共享,打造唐山新地標。
深挖機器人產業集群化發展增量,唐山高新區精準推動“機器人+”應用行動,全力拓展市場應用,滿足制造業、安全應急等領域典型場景應用,推動產業鏈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同時,組織陸凱科技、天和環保、金石鉆探等優勢企業加快發展,及早在高端裝備、節能環保、儀器儀表等智能制造領域,形成新的產業支撐力。
在做強優勢產業的同時,唐山高新區積極布局未來產業。去年4月以來,唐山高新區依托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持續為唐山數字經濟產業園招引數字經濟企業。截至目前,產業園已入駐企業21家,重點在談企業25家。
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唐山高新區提前謀劃布局,著力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數字產業集群,積極搶占數字經濟新賽道。
加速推進北京辰安公司城市安全運行監測預警平臺項目;加快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唐山成果轉化示范基地項目建設;推進比亞迪與亞特新能源商用車項目落地投產……唐山高新區還全力推進安全應急產業、醫藥健康產業、新能源產業發展,全力打造五大產業集群,以集群化發展釋放產業倍增效應。
以創新驅動加快產業升級步伐
今年,唐山高新區再次將推進科技創新納入全區重點工作之中,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對此,唐山高新區科技局局長齊慶鋒倍感振奮。“截至2023年,全區擁有省科技領軍企業5家、高新技術企業303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17家,各項總量均居全市第一,建成全省唯一的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機器人專業孵化器,創新成果碩果累累。”齊慶鋒說,今年,該區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升創新策源能力、成果轉化能力、科創服務能力,在加速驅動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企業是創新活力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主體。唐山高新區積極培育壯大創新主體,鞏固拓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效果,深化科技特派團制度,實施創新應用場景三年行動,確保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2%以上。深入實施“領跑者行動”,支持開元集團、中信重工開誠智能龍頭企業提質擴模帶行業,著力打造國內頭部企業標桿,推動科技企業量質同升。
推動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唐山高新區加快河北機器人產業研究院創新平臺建設,吸納哈工大、北航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布局創新聯合體、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基地。加快推進河北鋼鐵實驗室、清華零碳城鄉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謀劃打造全市雙碳智慧服務平臺,力爭年內市級以上科技平臺逾57家。充分發揮各創新平臺、產業研究院和創新生態聯盟作用,計劃年內引進科技成果20項以上。
“2023年,公司有23人申領41.75萬元市區兩級青年人才獎補資金。”2月23日,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人事專員侯雪說,“高新區人才政策的及時落實和良好的服務,為企業發展帶來新活力。”
人才是第一資源。加強科技創新,唐山高新區大力開展人才需求調研匯智、人才政策集成升溫、人才招引提質蓄能、人才服務優化筑巢四大人才行動,積極構建“產業+人才家園”“服務+生活家園”,建設青年發展性城市,讓人才無后顧之憂。
厚植創新沃土。該區將進一步加強與金融單位的戰略合作,積極打造城市科技會客廳,常態化開展政銀企對接,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讓資金鏈融通創新鏈、賦能產業鏈。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優化營商環境
2月26日,在唐山陸凱科技有限公司大型成套篩分裝備數字化制造基地項目現場,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塔吊揮舞“長臂”,各廠房鋼結構主體正在火熱搭建中。
“項目計劃投資3.35億元,主要生產有色金屬篩分設備,預計今年10月竣工投產。”該公司基建辦基建專員譚琦告訴筆者,為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唐山高新區為公司開辟了綠色通道,實現項目“拿地即開工”。項目辦事專員事事想在公司前頭,已經提前告知公司項目竣工后各項驗收所需的相關材料,并表示可以領辦代辦。“有了他們的幫助,我們特別安心。”
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唐山高新區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賦予新活力。
服務貼心,讓企業發展安心。唐山高新區實行重大項目“容缺后補”審批機制,推廣“拿地即開工”“承諾即開工”審批模式,建設“無證明”城市,實現服務規范標準化。扎實開展“大幫扶、大包聯、大服務”活動,促進《新工業30條》等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全年計劃組織開展項目路演、創新協作、產品供需等對接活動30場次以上。
不斷增強企業獲得感。唐山高新區實施政務服務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引進國內頭部企業,進一步增強完善行政審批、便民利企服務功能,實現“只進一門”、集成辦理,以政務服務大廳建設標準化帶動政務服務爭創一流;通過虛擬服務大廳、移動端、自助終端等多種形式,實現“一網通辦”,打造有序便捷、智能高效、線上線下協同的政務服務體系。
讓經營主體放心創業、放膽創新、放手創富。唐山高新區持續深化工業強企“1+1+N”行動,即每家規上制造業企業至少實施1個強鏈補鏈延鏈項目,從產業升級、開放合作、創新驅動、智能融合、綠色低碳等N個維度全面提升,滾動實施100個技改項目,嚴格落實領導包聯責任制,確保規上企業“止退多增”。推行重大項目全流程服務管理,做優全流程服務,做強全要素保障,“一企一策”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