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教科書、最好的營養劑。修好黨史這門課,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龐秋原表示,自今年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區結合自身實際,統籌謀劃,提高政治站位、創新學習舉措,辦好惠民實事,力求高質量高標準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
提高政治站位 加強統籌指導
得其志方能定其行。今年3月3日,高新區召開全區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要求把黨史學習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強化政治擔當,扛起政治責任,確保學習教育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在此基礎上,第一時間制定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迅速啟動全區黨史學習教育工作,一體化推進。各地各部門隨即轉入專題學習、專題宣講、主題宣講,著重在學習內容、學習步驟、學習方式上做深做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針對基層黨組織類型多、黨員數量大、各系統各領域情況不盡相同等實際,該區專門研究制定《關于在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認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安排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設計貼近基層的活動載體,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同時,高新區相關負責同志作為黨工委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重要成員,積極深入機關、學校、企業、基層宣講,為轄區發展“統籌指導”“把脈定向”。
用好紅色資源 創新學習形式
故事黨課、紅歌唱黨史、在李大釗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高新區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注重立足本地實際,充分用好用活紅色資源生動教材。
誦讀紅色經典,致敬光輝百年。4月29日,唐山高新區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誦讀比賽決賽,參賽選手圍繞四大篇章,深情誦讀了《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南湖紅船》和《人民萬歲》等紅色愛國詩歌,切實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性、可視性和感染力。
學習形式創新不停歇。5月10日至14日,高新區組織各單位干部群眾代表到延安干部培訓學院學習,切實體會延安精神和梁家河精神內涵。同時,轄區內各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研學活動,龍富小學在李大釗紀念館愛國主題教育實踐基地開展小學一年級學生首批隊員入隊儀式,傳承紅色基因;夏屋小學全體師生將課堂轉移到“遷西喜峰口雄關大刀園”,讓大家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想政治課。此外,高新區各社區、農村通過舉辦繡黨旗、唱黨歌活動和專場文藝宣講等形式,為基層干部群眾送去學習大餐。
增強群眾獲得感 辦好實事惠民生
黨史學習教育重在知行合一。高新區堅持把辦實事、開新局作為落腳點,聚焦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圍繞“辦什么實事”“誰來辦實事”“如何辦實事”作出具體安排,讓群眾安心暖心,讓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高新區高標準建成了企業綜合服務中心,通過市場化招商、特色化服務、專業化運營的方式,為1000多家科技企業提供了優質服務;建設完成了智能化管理農村糞污處理站,涵蓋區內所有農村2萬農戶及轄區16所農村學校糞污的收集、處理、廁具維修及資源化利用;此外,轄區重點區域社區油煙治理第一期項目完工運行,重點對監測點東部社區的16個公共煙道安裝了智能管控設施,400多戶居民的油煙得到了有效改善。
下一步,高新區將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實踐抓手,新建、續建、翻修創新大道(建設路-火炬路)、高新西道(建設路-衛國路)等8條道路,新增城市公共停車位300個,加速推進瓦官莊、孫家莊、新城子、馬家屯等4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建設,年內建成投入使用高新區滑冰館和老年大學,進一步提升轄區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