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女孩视频,国产黄网在线观看免费版,亚洲特黄大黄一级毛片,国内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首頁> 區內動態> 部門動態
鄉村振興|河北唐山:農業創新促果香魚肥
發布日期:2023-10-12 閱覽量:3169 字號: +放大 -縮小

秋日,河北唐山市豐潤區新軍屯鎮,飄著淡淡香辛味的田間里一派繁忙,一米多高的生姜葉肥稈壯,姜農正搶抓農時收獲生姜。

“我們通過在生姜幼苗階段架設遮陽網,預計實現增產兩三成,畝產量可達六七千公斤。”姜農李士艷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忙著將生姜一株株拔出,敲掉泥土,擺放裝筐。

唐山市豐潤區新軍屯鎮的農民在田間收獲生姜(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新軍屯鎮素有“冀東生姜之鄉”的美譽,生姜種植面積約5萬畝,該鎮大力推廣創新技術,生姜產量不斷提升。除了生姜幼苗階段架設遮陽網已大規模推廣應用外,今年該鎮還在400畝試驗田使用漸變棚膜,為生姜出苗提供更加適宜的環境,可再提升生姜產量10%。

近年來,唐山立足自身優勢和特色,積極搭建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平臺,每年引進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200項以上,促進了農業高質量發展。

在灤州市中趙莊子村及周邊,林地里的果樹掛滿了顆顆飽滿的蘋果。村民趙春伍望著自家果樹喜上眉梢。

去年,趙春伍在果園使用了唐山一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改性生物炭基土壤修復劑,板結的土壤疏松了,長出的蘋果更甜了。“過了霜降蘋果就能下樹,預計每公斤可以多賣兩塊錢。”

該生物技術公司負責人鞏雪樺介紹,這邊不少果農還使用了改性炭基肥,種出的炭基蘋果比普通蘋果維生素C含量、糖酸比都有大幅提高。

唐山南臨渤海,境內曹妃甸、樂亭、豐南等濱海縣區都有大片的鹽堿地。唐山持續探索“稻蟹共生”“稻蝦共生”“異位稻漁綜合種養”等鹽堿地高效綜合利用模式,一處處荒灘建成了稻谷飄香、魚美蝦肥的“糧倉”。

唐山市曹妃甸區五農場異位稻漁綜合種養俯瞰圖。(受訪者提供)

在曹妃甸區五農場,綠色的蘆葦蕩、藍色的養殖池、金色的水稻田,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月底水稻就能收獲了,我們正準備測產,其實不用測也知道是大豐收。養殖池里的鯉魚現在已經長到2斤多,白鰱3斤多,隨時可以出魚。”五農場副場長劉雙海說,今年五農場創新探索“異位稻漁綜合種養”模式,3000畝鹽堿地上實現了稻漁豐收、種養雙贏。

所謂“異位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即按照一定面積比例構建鹽堿地“稻田+池塘”稻漁綜合種養系統,每年1月開始淡水泡田,4月中下旬將鹽堿地稻田中的洗鹽排堿水抽至緊鄰的池塘,用于養殖適生水產品。

“用洗鹽排堿水養殖水產品,提高了放苗期魚苗的成活率和抗病能力,水中的微量元素適合魚類生長,口感更鮮美,產量也提高了5%左右。”劉雙海介紹,該模式避免了稻田排出的鹽堿水污染環境,又解決了淡水水產養殖與稻田種植的爭水矛盾,通過這種模式鹽堿地平均畝效益可達1700元以上。(記者劉桃熊)

來源:新華社

國務院
征集
國務院
客戶端
互聯網
+督查
公眾號 政務公開 政務服務 互動交流